[实用新型]倾斜沉井纠偏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0349.X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6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叶香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香雄 |
主分类号: | E02D23/08 | 分类号: | E02D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斜 沉井 纠偏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纠偏构造,特别涉及一种倾斜沉井纠偏构造,本实用新型是倾斜沉井纠偏结构(专利号为2016212830648)的分案申请,原申请倾斜沉井纠偏结构的申请日为2016年11月17日。
背景技术
沉井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倾斜,沉井倾斜后要进行纠偏,传统沉井纠偏方法有挖土法和增加外部荷载法,挖土法是对下沉慢的一边多挖土,增加沉井刃脚与土壤间的空隙,促使其下沉。对下沉快的一边视情况少挖土,不挖土或堆土,及堆土夯实,增加下沉摩阻力,减缓下沉速度。增加外部荷载法是在沉井下沉慢的一侧增加荷载,同时在其刃脚下挖空,以利克服摩阻力来校正偏斜。这些传统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是施工过程中难以控制,纠偏容易矫枉过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倾斜沉井纠偏施工方法来保证纠偏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沉井下沉慢的一侧设置迫降孔,迫降孔直径为 75~120mm,迫降孔间距为1.5~2.2m,采用钻孔方式形成迫降孔使沉井井壁与其周围土体摩擦力减少,在钻孔过程中不断注水使沉井下沉,采用智能控制方式来指导纠偏工艺,钻机钻速和注水压力根据土质和纠偏速率进行调整。
在沉井下沉快的一侧设置抬升孔,抬升孔直径为60~90mm,抬升孔间距为1.8~2.5m,抬升孔深度为2.2~2.5倍沉井高度,抬升孔采用两排,两排抬升孔布置参数采用如下:第一排抬升孔为倾斜,倾斜度为60~70度,第一排抬升孔离沉井边缘距离为1000~1200mm,第二排抬升孔为倾斜,倾斜度为60~70度,第二排抬升孔和第一排抬升孔平行布置,第二排抬升孔离沉井边缘距离为1500~1700mm;抬升孔注入水泥浆,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水泥浆掺入硫铝酸钙类膨胀剂。
本实用新型具有纠偏效果好、安全可靠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沉井纠偏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为沉井纠偏立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志:1、迫降孔,2、抬升孔,3、沉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在沉井3下沉慢的一侧设置迫降孔1,迫降孔1直径为 80mm,迫降孔1间距为1.7m。
在沉井3下沉快的一侧设置抬升孔2,抬升孔2直径为70mm,抬升孔2深度为2.3倍沉井3高度,抬升孔2间距为2m,抬升孔2 采用两排,两排抬升孔2布置参数采用如下:第一排抬升孔2为倾斜,倾斜度为65度,第一排抬升孔2离沉井3边缘距离为1100mm,第二排抬升孔2为倾斜,倾斜度为65度,第二排抬升孔2和第一排抬升孔2平行布置,第二排抬升孔2离沉井3边缘距离为1600mm;抬升孔2注入水泥浆,水泥浆水灰比为0.45,水泥浆掺入硫铝酸钙类膨胀剂。抬升量为70mm,硫铝酸钙类膨胀剂的掺量为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香雄,未经叶香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03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数字电视有线接收机
- 下一篇:直下式面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