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丁辛醇尾气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1024.3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8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胡波;李长胜;胡善明;吴秀艳;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华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5/78 | 分类号: | C07C45/78;C07C47/02;C07C7/00;C07C11/06;C07C9/08;B01D53/14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61 | 代理人: | 胡思棉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辛醇 尾气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丁辛醇尾气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丁辛醇为重要的醇类化工原料,它有三个重要的品种:正丁醇、异丁醇和辛醇(或称2-乙基己醇)。正丁醇主要用于生产丙烯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酯类产品。前者用于涂料和粘合剂,后两者为PVC的增塑剂。异丁醇可部分代替正丁醇的用途。辛醇主要用于生产PVC的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等,还用来制造丙烯酸辛酯作为涂料和粘合剂。丁辛醇产品是随着石油化工、聚氯乙烯塑料工业、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及羰基合成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丁辛醇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乙醛缩合法、发酵法、齐格勒法和羰基合成法等。其中,羰基合成法是应用最广的技术,反应原料为丙烯和合成气。羰基合成反应主要是指丙烯、合成气在铑催化剂存在时生成丁醛的过程。整套系统排出的尾气来自于羰基合成反应器、低压蒸发系统、高压蒸发系统、稳定系统等部分。
现有丁辛醇生产系统的尾气排放量很高,如30万吨/年的丁辛醇系统产生的尾气最高可达3850kg/hr。丁辛醇尾气的组分较为复杂,其包括从氢气到丁醛等轻重不同的多种组分,其中丁醛、丙烯和丙烷的含量最高且最有价值。如果丁辛醇尾气的各种组份不进行分离,其只能作为低价值的燃料气,而将其中的丁醛、丙烯和丙烷等组份分离出来,则可作为高价值的化工原料,这种分离过程被称为回收。其中,丙烯和丙烷作为混合物的产品或直接出售,或送入精馏塔进一步分离。目前,回收丁辛醇尾气的技术主要是采用丁醛作为吸收剂,在一定压力下吸收丙烯和丙烷组分。
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649858A公开了一种丁辛醇尾气回收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压缩机构1,其用于接收尾气,并将尾气中各气体组分的压力压缩到同一等级;精馏机构,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压缩机构1的输出流,并分别输出回收的丁醛流、回收的丙烯丙烷混合流以及剩余尾气流;压缩机构2,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精馏机构的剩余尾气流,并输出压缩后的剩余尾气流;深冷机构,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压缩机构2的剩余尾气流,并分离其中的不凝性气体,回收其中的丙烯丙烷。该文献的流程为低压尾气经一级压缩冷却后与高压尾气、稳定塔尾气经二级压缩与羰基尾气混合后去第三换热器冷却,冷却后去往气液分离器,液相去往深冷单元,液体降压后去第三换热器,换热后去预分离塔C,C塔塔顶气相去往冷凝单元,液相去往脱醛塔F。F内塔顶得到液化气,塔釜得到丁醛。气液分离器的尾气与被压缩后的C塔塔顶尾气去往深冷单元,回收丙烯丙烷及丁醛,回收丙烯丙烷回到第一压缩机进口,丁醛 作为补充剂去往F塔,不凝气去往火炬。最终,丁醛的回收率能够达到99%,丙烯丙烷混合物的回收率能够达到95%。该流程操作起来太繁杂,其中还经过多个压缩机,多个换热器,一个透平膨胀机,而我们在实际生产中发现,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操作复杂,设备投资大,回收效果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复杂、设备投资大和回收效果不够好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丁辛醇尾气吸收装置,使用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设备投资小和回收效果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丁辛醇尾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1、气液分离罐2、尾气压缩机3、换热器一4、缓冲罐5、吸收塔6和换热器二7,所述冷凝器1管程的入口处设有进料管线,所述冷凝器1管程的出口处设有管线与气液分离罐2相连,所述气液分离罐2的顶部设有管线与尾气压缩机3的入口相连,所述尾气压缩机3的出口设有管线与换热器一4的管程的入口相连,所述换热器一4的管程的出口设有管线一8与缓冲罐5相连,所述管线一8与羰基驰放气进料管线二9相连通,所述缓冲罐5的顶部设有管线与吸收塔的中上部相连,所述缓冲罐5的底部设有管线与吸收塔的下部相连,所述气液分离罐2的底部设有管线三10与吸收塔6塔顶相连,所述换热器二7管程的入口设有吸收剂进料管线,所述换热器二7管程的出口设有管线四11与管线三10相连通,所述吸收塔6塔釜设有可得到液化气的塔釜出料管线五12。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吸收塔6塔顶设有不凝气出料管线六13与火柜14相连。
优选地,所述管线三10上设有控制阀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华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华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10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