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色小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2005.2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0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家旺;黄启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思帕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3/14;F21V19/00;F21V23/00;H05B33/08;F21Y115/10;F21Y107/3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邝溯琼 |
地址: | 3321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色小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色小灯,包括具有8个侧板和圆形顶板的双色小灯主体,其中,8个侧板上并排排列有若干组正白色贴片LED灯组和黄色贴片LED灯组,圆形顶板上设有两个环形排列的正白色贴片LED灯组和黄色贴片LED灯组,正白色贴片LED灯组和黄色贴片LED灯组的负极均连接驱动电路—输出端,驱动电路的W+输出端与正白色贴片LED灯组的正极相连,驱动电路的Y+输出端与黄色贴片LED灯组的正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对双色小灯设置8个侧板和一个圆形顶板,以及在侧板和顶板上设置对应的双色小灯,与小灯内部的驱动电路配合,设计出了一种能使发光更加匀称的8个侧面的双色小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双色小灯。
背景技术
不同型号的汽车对相应的LED灯功能、尺寸需求都不相同,目前市场上存在6个侧面的双色小灯,而不具备能使发光更加匀称的8个侧面的双色小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色小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色小灯,包括具有8个侧板和圆形顶板的双色小灯主体,其中,所述8个侧板上并排排列有若干组正白色贴片LED灯组和黄色贴片LED灯组,所述圆形顶板上设有两个环形排列的正白色贴片LED灯组和黄色贴片LED灯组,所述正白色贴片LED灯组和黄色贴片LED灯组的负极均连接驱动电路—输出端,所述驱动电路的W+输出端与正白色贴片LED灯组的正极相连,所述驱动电路的Y+输出端与黄色贴片LED灯组的正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包括输入Port3、输入Port4和供电输入Port1,所述供电输入Port1连接有BAV99芯片Q1的3引脚,所述输入Port3连接有BAV99芯片Q3的3引脚,所述输入Port4连接有BAV99芯片Q4的3引脚,所述BAV99芯片Q1的1引脚连接有BAV99芯片Q2的1引脚、BAV99芯片Q3的1引脚、BAV99芯片Q4的引脚1、电阻R2的第一端、PT4115芯片U2的2引脚和电容C2的第一端,所述BAV99芯片Q1的2引脚连接有BAV99芯片Q2的2引脚、M7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12的第一端、电阻R3的第二端、SS14二极管D4的负极、PT4115芯片U2的5引脚和电容C2的第二端,所述BAV99芯片Q3的2引脚连接有电阻R1的第一端和M7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BAV99芯片Q4的2引脚与BAV99芯片Q3的2引脚相连,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有电阻R2的第二端和HL2202-5JH芯片U1的5引脚,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有稳压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1的第一端和HL2202-5JH芯片U1的1引脚,所述HL2202-5JH芯片U1的7引脚连接有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有电阻R6的第一端和SS8050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SS8050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HL2202-5JH芯片U1的6引脚连接有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有电阻R7的第一端和SS8050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SS8050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SS8050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有电阻R9的第一端和SI2301场效应管Q3的栅极,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有SI2301场效应管Q3的源极、电容C3的第一端、电阻R12的第二端、PT4115芯片U2的4引脚、电阻R11的第二端、SI2301场效应管Q4的源极,所述SS8050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10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有电阻R11的第一端和SI2301场效应管Q4的栅极,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有稳压二极管D3的正极和HL2202-5JH芯片U1的8引脚,且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有电感L1的第一端,所述SS14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有PT4115芯片U2的1引脚和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SI2301三极管Q3的漏极为驱动电路的W+输出端,所述SI2301三极管Q4的漏极为驱动电路的Y+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思帕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思帕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2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割低圈簇绒机基布稳定喂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喷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