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花菇栽培的培养菌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2967.8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6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信龙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F15/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庄俊佳 |
地址: | 3545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栽培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专用于花菇栽培的培养菌棒。
背景技术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花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脂肪、粗纤维和维生素1、B2、C、烟酸、钙、磷、铁等。其蛋白质中有白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氨基酸等。据分析花菇含有粗蛋白23.2%~24.3%,粗脂肪2.92%~3.37%,水溶性多50~74mg/ml,并有钙、锌、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含量极高,含有17种人体所需要氨基酸和丰富的花菇多糖,VD含量达120个国际单位,并含有大量的花菇嘌呤碱,具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花菇是香菇在种植过程中,因受到一定特异性的环境条件的刺激而产生的,自然发生率为4%~5%,很多香菇种植生产企业都在结合本地实际培育花菇,研究香菇的栽培技术和方法,使花菇的出菇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专用于花菇栽培的培养菌棒,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花菇出菇率低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专用的培养菌棒,它不仅可以利用栽培段木棒结构上的改变,提高和刺激花菇的出菇率,而且结合花菇的栽培技术,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花菇的营养价值。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专用于花菇栽培的培养菌棒,包括段木体,所述段木体沿其径向垂直的方向上等距地钻设有若干个贯通圆孔,该贯通圆孔内配合塞设有一玉米芯棒体,所述玉米芯棒体的直径与所述贯通圆孔的直径相适配,且所述玉米芯棒体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段木体的外表面相齐平;所述段木体的外表面上还钻设有工若干个放菌孔。
更进一步,所述贯通圆孔之间的间距为10~12cm。
更进一步,所述贯通圆孔的直径为4.0~6.0cm。
更进一步,所述段木体的直径为15~18cm。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栽培食用香菇的段木棒体进行结构上的改变,不仅可以通过改变香菇栽培生长环境而大幅地刺激和提高花菇的出菇率,而且本结构的段木棒体可以使栽培过程中的香菇得到更丰富的营养物质,提高了段木棒体栽培花菇的营养价值,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专用于花菇栽培的培养菌棒,包括段木体1,所述段木体1沿其径向垂直的方向上等距地钻设有若干个贯通圆孔11,该贯通圆孔11内配合塞设有一玉米芯棒体2,所述玉米芯棒体2的直径与所述贯通圆孔11的直径相适配,且所述玉米芯棒体2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段木体1的外表面相齐平;所述段木体1的外表面上还钻设有工若干个放菌孔12。
更进一步,所述贯通圆孔11之间的间距为10~12cm。
更进一步,所述贯通圆孔11的直径为4.0~6.0cm。
更进一步,所述段木体1的直径为15~18cm。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栽培食用香菇的段木棒体进行结构上的改变,不仅可以通过改变香菇栽培生长环境而大幅地刺激和提高花菇的出菇率,而且本结构的段木棒体可以使栽培过程中的香菇得到更丰富的营养物质,提高了段木棒体栽培花菇的营养价值,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信龙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信龙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29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菇菌棒的自动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有除尘装置的酒瓶烤花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