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霾口罩风扇的扇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5016.6 | 申请日: | 201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2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鲁显刚;王丹;冷斌;陈辉;鲁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冰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风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霾口罩风扇的扇叶装置,由第一扇叶装置和第二扇叶装置连接组成,其中,扇叶装置的中心设置有轴孔,扇叶装置边缘设置若干扇叶,扇叶和轴孔之间设置若干通风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是双层超薄超静音的风扇扇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劳保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霾口罩的风扇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防护用品特别是口罩,对防止粉尘颗粒污染物进入人体、减少对涉尘人员健康的损害和预防疾病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上所见的各种口罩均只注重于对外部污染物的屏蔽,而人体自身呼出的废气则无法顺畅排出,存留于口罩内,下次吸气时存留于口罩内的废气又会重新进入人体,从而造成人体缺氧。现有部分口罩虽然增加了排气阀,使得废气排出量增大,可以缓解人体胸闷的程度;但是,在排气阀关闭后,依然会有部分废气停留在口罩内,随着呼吸时间的加长,这些停留在口罩内的废气仍然会造成人体缺氧。因此,需要发明一种风扇装置来解决口罩内废弃排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出双层扇叶超薄超静音的风扇,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防霾口罩风扇的扇叶装置,由第一扇叶装置和第二扇叶装置连接组成,其中,第一扇叶装置的中心设置有轴孔,第一扇叶装置的边缘设置若干扇叶,扇叶和轴孔之间设置若干通风孔。
扇叶为曲形结构固定在第一扇叶装置上,并均匀分布于扇叶装置边缘部分,扇叶一端与第一扇叶装置边缘对齐,另一端朝向轴孔方向。
所述第二扇叶装置的中心设置有轴孔,第二装置边缘设置若干扇叶,扇叶和轴孔之间设置若干通风孔。
扇叶为曲形结构固定在第一扇叶装置或第二扇叶装置上,并均匀分布于扇叶装置边缘部分,扇叶一端与第一扇叶装置边缘对齐,另一端朝向轴孔方向。
所述第一扇叶装置和第二扇叶装置的厚度是5-7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是双层超薄超静音的风扇扇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防霾口罩风扇的扇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霾口罩风扇的扇叶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防霾口罩风扇的扇叶装置,由第一扇叶装置1和第二扇叶装置2连接组成,其中,第一扇叶装置的中心设置有轴孔4,所述装置边缘设置若干扇叶3,扇叶和轴孔之间设置若干通风孔5。第二扇叶装置2的中心设置有轴孔,所述装置边缘设置若干扇叶,扇叶和轴孔之间设置若干通风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扇叶装置和第2扇叶装置具有相同的结构,同时,第一扇叶装置和第二扇叶装置是大小相同的圆形结构。
具体是,扇叶3为曲形结构固定在第一扇叶装置1或者第二扇叶装置2上,并均匀分布于扇叶装置边缘部分,扇叶一端与第一扇叶装置边缘对齐,另一端朝向轴孔4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扇叶装置和第二扇叶装置的厚度是5-7mm,由于扇叶装置应用于防雾霾口罩上,因此,对扇叶装置的厚度需要一定的限制,太厚则会造成口罩的体积变大。
第一扇叶装置和第二扇叶装置上均设置通风孔,通风孔的作用在于,扇叶旋转时由于空气对流通过通风孔,使空气对扇叶的压力装置减小,因此,旋转时,扇叶装置产生的噪音非常小,适合口罩上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冰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冰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5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