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搅拌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6456.3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9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兵;彭细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柯桥德美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6 | 分类号: | B29B7/16;B29B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釜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效率搅拌釜。
背景技术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硬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的。
因此大部分树脂比如酚醛树脂和ABS树脂的制作过程包含多个过程,其中就包括热聚合、和冷硬化两个过程,在这两个先后过程中,都需要用到搅拌釜这个器械,而两个过程中,釜内的气温不同,因此树脂所呈现的状态也不相同,因此需要的搅拌速率也大不相同,因此通常都要分成两个步骤分别进行,即先热聚合,然后再冷硬化,不仅消耗人力、物力,而且更严重的浪费时间,极大地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以同时进行两个反应过程的一种高效率搅拌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率搅拌釜,包括有两个反应釜,分别为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且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内均包括有两个腔室,分别为上反应腔、上交换腔和下交换腔和下反应腔,所述上交换腔与下交换腔相连通,所述上反映腔与上交换腔之间设置有上止阀,所述下反应腔与所述下交换腔之间设置有下止阀,所述上交换腔与下交换腔之间设置有连通阀,所述第一反应釜上开设有注料口,所述注料口连通上反应腔,所述第二反应釜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下反应腔,所述上反应腔与下反应腔内均设置有温控器,所述第一反应釜上设置有公转电机,所述公转电机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贯穿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且分别在上反映腔和下反应腔内设置有搅拌翅片。
进一步,所述上反应腔和所述下反应腔内均设置有温度测量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反应釜上设置有釜盖。
进一步,所述公转电机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包括有快齿轮和慢齿轮,所述快齿轮与慢齿轮的转速相等,且快齿轮的半径大于慢齿轮的半径,所述搅拌杆包括有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所述下搅拌杆穿过上搅拌杆的中心设置,所述上搅拌杆的顶部设置有大齿轮,所述下搅拌杆的顶部设置有小齿轮,所述大齿轮的半径大于小齿轮的半径,所述大齿轮与慢齿轮啮合,所述小齿轮与快齿轮啮合。
进一步,所述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之间设置有轴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设置,使得树脂的的两个过程可以分别的在两个反应釜内先后进行,并且当通过上止阀、下止阀和连通阀开通可以将第一反应釜内的产物输送到第二反应釜内,并且上止阀、下止阀和连通阀三个阀门都关闭时,两个反应釜又可以分别在自己的反应腔内进行各自的反应过程。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上搅拌杆和下搅拌杆和驱动齿轮的设置,因为快齿轮和慢齿轮的转速相等,而快齿轮的半径大于慢齿轮的半径,因此快齿轮的齿的线速度大于慢齿轮齿的线速度,而且因为所述大齿轮与慢齿轮啮合,所述小齿轮与快齿轮啮合,因此小齿轮的齿的线速度大于大齿轮的齿的线速度,而且因为大齿轮的半径大于小齿轮的半径,因此下搅拌杆的转速大于上搅拌杆的转速,即实现两个反应釜内的搅拌速率不同,即节省了人力物力,并且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搅拌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搅拌釜的驱动齿轮与大齿轮、小齿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上反应腔,2-上交换腔,3-下交换腔,4-下反应腔,5-上止阀,6-连通阀,7-下止阀,8-温度测量器,10-搅拌杆,11-搅拌翅片,12-注料口,13-出料口,14-公转电机,21-快齿轮,22-慢齿轮,31-小齿轮,32-大齿轮,101-下搅拌杆,102-上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柯桥德美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柯桥德美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64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