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分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7794.9 | 申请日: | 201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2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向阳;周密;喻德先;朱代江;李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分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地形车用发动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气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油气分离结构为:带油雾废气是由曲轴箱进入油气分离通道,曲轴箱中曲轴及齿轮高速运转,使得油雾中机油成分较浓,以致分离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分离结构,其将右侧箱体中的带油雾的废气通过通道送入左侧箱体,再经平衡轴返回右侧箱体,使气和油分离更充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油气分离结构,其包括依次连通的将右侧箱体中的带油雾的废气通过通道送入左侧箱体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第五油口,其中第二油口处于左侧盖与左箱结合的位置,第三油口处于对应平衡轴左轴端相对的左侧盖上,第四油口处于平衡轴右轴端外侧的右箱上,第五油口位于第四油口下侧并通过在右箱上设置的通道与第四油口连通;第五油口通过CTV箱上的向上的通道连通将废气排出的排气口,并通过CTV箱上的向下的通道连通将油滴送入曲轴箱的第二次分离油滴回油口。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将带油雾的废气经曲轴箱转移至右侧腔体,再经贯穿左右箱体的通道转移至左侧腔体,最后经过平衡轴输出到右侧迷宫,最后输出,在此过程中油雾大量减少,油气分离彻底,防止了大气污染,解决了发动机喷油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B-B剖视图。
附图3是附图1的A-A剖视图。
其中:1、第一入口;2、第二油口;3、第三油口;4、第四油口;5、第五油口;6、排气口;7、左侧盖;8、左箱;9、平衡轴;10、右箱;11、CVT箱;12、第一次分离油滴回油口;13、第二次分离油滴回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气分离结构,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其包括依次连通的将右侧箱体中的带油雾的废气通过通道送入左侧箱体的第一油口1、通过通道与第一油口1连通的第二油口2、第三油口3、第四油口4、第五油口5,其中第二油口2处于左侧盖7与左箱8结合的位置,第三油口3处于对应平衡轴9左轴端相对的左侧盖7上,第四油口4处于平衡轴9右轴端外侧的右箱10上,第五油口5位于第四油口4下侧并通过在右箱10上设置的通道与第四油口4连通;第五油口5通过CTV箱11上的向上的通道连通将废气排出的排气口6,并通过CTV箱11上的向下的通道连通将油滴送入曲轴箱的第二次分离油滴回油口13。第三油口3连通第四油口4的通道在平衡轴9中部设置的贯通轴两端的通孔。第一油口1具有两个,一个处于右箱10上,另一侧处于左箱8。以将右侧更多的带油雾的废气送至左侧。
第二油口2、第三油口3分别连接有腔体,两腔体均构成让膨胀腔。油气自通道进入腔体,在腔体中可使部分油气分离。并且,平衡轴9左轴端套设轴承,轴承的外侧设置环槽,环槽下侧设置将油滴送入曲轴箱的第一次分离油滴回油口12;在离心分离前,将第三油口3连接的腔体中分离的油滴送出,既加快分离速度,又减轻离心分离的负荷,提高了分离效率。
使用时,油汽依次经过第一油口1、第二油口2、第三油口3、第油口4、第五油口5输送,废气自排气口6排出,输送过程中分别经过二个膨胀腔(即第二油口2连接的腔体、第三油口3连接的腔体)和一个离心式分离机构(平衡轴转动机构),气和油得到较彻底分离。
本实用新型将带油雾的废气经曲轴箱转移至右侧腔体,再经贯穿左右箱体的通道转移至左侧腔体,最后经过平衡轴输出到右侧迷宫(右侧迷宫由第四油口4、第五油口5所连接的通道构成),最后输出,在此过程中油雾大量减少,已达到油气彻底分离,防止了大气污染,解决发动机喷油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7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组件及其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上表面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