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凝器和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8840.7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1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峰;洪丽;胡东兵;胡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5B4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艾春慧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器 制冷系统 | ||
1.一种冷凝器,包括壳体、冷凝管束和油分离装置,所述油分离装置包括内隔板和油分离结构,所述内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为冷凝室和位于所述冷凝室上方的油分离室,所述冷凝管束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冷凝室内,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油分离室连通的冷媒进口和与所述冷凝室连通的冷媒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结构包括折流板、滤网、冷媒连通口和回油口,所述折流板和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油分离室内,混有油的冷媒通过所述冷媒进口进入所述油分离室,依次经过所述折流板和所述滤网分离所述冷媒中的油,分离后的冷媒通过所述冷媒连通口进入所述冷凝室冷凝,冷凝后的冷媒从所述冷媒出口流出,分离出的油液通过所述回油口流出所述油分离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结构包括沿所述冷媒的流动方向间隔布置的两块以上折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以上折流板包括设置于所述油分离室左侧的左折流板和设置于所述油分离室右侧的右折流板,所述左折流板和所述右折流板交替布置;或者,所述折流板包括设置于所述油分离室上侧的上折流板和设置于所述油分离室下侧的下折流板,所述上折流板和所述下折流板交替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结构还包括连通所述折流板上游的积油部位和下游的积油部位的通油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装置包括布置于所述冷媒进口前侧或后侧的一个所述油分离结构;或者,所述油分离装置包括分别布置于所述冷媒进口前侧和后侧的两个所述油分离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连通口包括两个以上连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口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滤网和与所述滤网相邻的所述折流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结构包括设置在左侧或右侧的一个所述回油口;或者,所述油分离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所述回油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板包括底部安装板、前封板和后封板,其中,所述底部安装板为左右方向的中部高于左右两端的上凸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板为弧形板或折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装置大致前后对称和/或大致左右对称。
12.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88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系统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 下一篇:空调阀座、分流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