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GPS设备内数据引出屏蔽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9327.X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2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拉瑞·格兰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优爱斯格兰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48;H01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杜国庆 |
地址: | 10003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ps 设备 数据 引出 屏蔽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GPS设备内数据引出屏蔽电缆,特别是针对GPS手持仪的从控制板到仪器壳体的数据引出屏蔽电缆。
背景技术
在GPS手持仪中需要将测量的数据引出到壳体的插座,以便于其他设备的读取,如果运用通常的做法会将插座直接与控制板焊接连接,这样可以减少线路的干扰,但是此种做法限制了线路板的线路设计,也局限了线路板在壳体中的安装位置,因此需要一个电缆从线路板上将数据引导在壳体上设置的插头上,然而如何控制磁场或其他信号对电缆的干扰就摆在了设计者的面前实用带有屏蔽罩的屏蔽线是一种选择,但不是能够有理想的屏蔽线正好适合于应用者挑选的,因此是否有另外一种引线电缆抗干扰的屏蔽方法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GPS设备内数据引出屏蔽电缆,通过在线缆中套上磁环,以及磁环合理的布局实现引线电缆的抗干扰屏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GPS设备内数据引出屏蔽电缆,电缆含有5根连接线,5根连接线一端与一个固定在设备壳体上的数据引出插座连接,5根连接线中的三根为数据线连接一个数据插头,数据插头用于连接控制线路板,5根连接线中的另外两根为电源引出线,引出插座至数据插头的长度是140至150mm,两根电源引出线端头至引出插座的长度是130至140mm;所述三根数据线与两根电源引出线分开各自并排设置,在三根数据线以及两根电源引出线各自相同位置的每一根线前后分别套有磁环,前后磁环的间距是10mm。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磁环是直径为2.39mm、长度为7.5mm的铁氧体磁环。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三根数据线在前后磁环之间采用扎线将三根数据线并排扎在一起将前后磁环稳定分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该结构屏蔽电缆的电磁兼容参数可以符合FCC的认证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GPS设备内数据引出屏蔽电缆,如图1所述,所述电缆含有5根连接线,5根连接线一端与一个用于固定在设备壳体上的数据引出插座1连接,5根连接线端头位置通过扎线2定位固定,5根连接线中的三根为数据线3连接一个数据插头4,数据插头用于连接控制线路板,5根连接线中的另外两根为电源引出线5,引出插座至数据插头的长度是140至150mm,两根电源引出线端头至引出插座的长度是130至140mm;所述三根数据线与两根电源引出线分开各自并排设置,在三根数据线以及两根电源引出线各自相同位置的每一根线前后分别套有磁环6,前后磁环的间距是10mm。
实施例中:所述磁环是直径(外径)为2.39mm、长度为7.5mm的铁氧体磁环,在300MHz时的电感量为1240mh。
实施例中:所述三根数据线在前后磁环之间采用扎线2将三根数据线并排扎在一起将前后磁环稳定分开。
本实施例结构屏蔽电缆的电磁兼容参数可以符合FCC的认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优爱斯格兰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优爱斯格兰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93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手持式的空气炸锅
- 下一篇:一种易清洗的抽屉式空气炸锅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