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凝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9839.6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7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甲;刘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盛坤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0 | 代理人: | 刘召民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凝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不凝气回收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不凝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的有机气体,这些有机气体经过吸附回收设备处理,回收可循环利用的有机物,处理后的废气洁净排放。
吸附-解吸的过程大致为:有机废气首先进入吸附器吸附,吸附剂吸附饱和后,通入蒸汽对吸附剂进行解吸,解吸出来的有机物和水的混合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为液体,再经过分离即可达到回收有机物的目的。由于解吸初段是通过蒸汽压力将滞留在吸附器内的废气排出来,这部分气体主要是空气和少量有机气体,而空气经过冷凝器是不能被冷凝的,这就形成了不凝气。不凝气会影响液体在管路中的流动,还会造成分层槽、中间储槽等容器的液面波动,直接影响回收溶剂的品质。
在工业生产中,如石油化工行业,高温作业时经常会产生不凝气体,这些不凝气体中含有有机蒸气、水蒸汽、粉尘等,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不凝气不能随意排放,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不凝气中的有机蒸气一般为轻烃类物质,具有较高的热值,具有较高的燃烧利用价值。在生产当中如果能将其作为燃料进行回收利用将产生较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不凝气在回收利用时,为了保证燃烧器的正常运转和燃烧的稳定性,需将不凝气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一般为至少一级除雾塔,除雾塔可将水蒸气和部分有机蒸气冷却成水、油,同时也通过旋流或重力等方式将粉尘也分离出,油、水、粉尘三者混合在一起容易形成油垢粘附在管壁,除雾塔底部的出水口若采用电磁阀控制,容易堵塞或卡顿,造成电磁阀损坏或失灵;若采用手动阀门,则需要频繁打开阀门排液。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凝气净化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除雾除尘效果好,且能实现除雾塔自动排液,减少了手动阀门排液工作强度,也避免了电磁阀排液油垢堵塞或卡顿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凝气净化装置,包括:除雾塔和储液箱,所述除雾塔的顶部设有出气口、中部设有进气口、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置于所述储液箱内,所述储液箱设有排液口,所述储液箱内的液面及所述排液口的位置均高于所述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除雾塔的数目为1个或者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除雾塔的数目为多个时,所述除雾塔串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串联连接的所述除雾塔,前一个除雾塔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相邻的后一个除雾塔的进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除雾塔中装有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鲍尔环或折纹板。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的材质为塑料、金属或陶瓷。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的上方焊接填料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的高度为从所述进气口到所述除雾塔的塔顶。
进一步地,所述不凝气进入所述除雾塔后以旋流方式实现净化。
当储液箱的液面高于除雾塔的出水口时,对除雾塔形成液封,阻止不凝气随出水口排出,当储液箱的液面高度达到排液口时,箱内液体自流排出,即可实现自动连续排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设计构造和操作简单;
2.除雾和除尘效果好,经过多级处理后的不凝气可进入燃烧器进行燃烧,不影响燃烧效果。
3.可实现除雾塔自动连续排液,不需人工操作,减少了手动阀门排液工作强度,也避免了电磁阀排液油垢堵塞或卡顿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不凝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2—除雾塔;3—储液箱;4—进气口;5—出气口;6,7—出水口;8—排液口。
图2为图1所示的除雾塔1的部分结构图,其中:4—进气口;9—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凝气净化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除雾塔和储液箱,此处除雾塔数目为2个,即除雾塔1和除雾塔2,二者串联连接,除雾塔1的中部设有进气口4、顶部的出气口则通过管道与除雾塔2的进气口连通,除雾塔2的顶部设有出气口5,除雾塔1和除雾塔2的底部分别设有出水口6和7,储液箱3设有排液口8,排液口8的位置高于出水口6和7。
以除雾塔1为例,如图2所示,除雾塔1中装有填料9,可通过在进气口4的上方焊接填料支架,将填料从进气口填装至塔顶的高度。该填料可以是鲍尔环或折纹板,材质可以是塑料、金属或陶瓷。
这样,当不凝气从进气口4进入除雾塔1净化后,可进入与其串联连接的除雾塔2进一步净化,不凝气在每个除雾塔中均以旋流方式实现净化。
通常状态下,储液箱3的液面是高于除雾塔1和2的出水口6和7的,从而对除雾塔1和2形成液封,阻止不凝气随出水口6和7排出;而当储液箱3的液面高度达到排液口8时,箱内液体自流排出,即可实现自动连续排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盛坤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盛坤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9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