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0303.6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6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38 | 分类号: | A47J36/38;A47J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董巍;刘明霞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阀 挡筋 煲体 烹饪器具 排气口 盖体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烹饪空间 内锅 方向间隔 盖体盖合 含水气流 气流流动 气流携带 外界连通 可开合 缓冲 水喷 泄压 连通 供气 容纳 阻挡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盖体和排气阀。煲体用于容纳内锅;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煲体上,当盖体盖合在煲体上时,盖体与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排气阀的进气口与烹饪空间连通,排气阀的排气口与外界连通,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具有供气流流动的通道,通道内沿气流流动的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挡筋和第二挡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泄压时排气阀的通道内的第一挡筋和第二挡筋可以对含水气流阻挡缓冲,减缓气流的速度,使水存留在排气阀内,防止气流携带的水喷出排气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烹饪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电压力饭煲等烹饪器具在工作过程中,其烹饪空间内充满蒸汽,烹饪空间通过排气阀与外界连通,当烹饪空间内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排气阀进行排气泄压。因为压力差的存在,排气过程中会产生很强的气流;气体携带水会以较大的速度冲出排气阀的排气口,导致水通过排气口喷到电压力饭煲外,影响电压力饭煲外表面以及厨房环境的清洁,并且烹饪空间内的水往往温度较高,从排气口喷出的水还会有烫伤使用者的危险。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用于容纳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上,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盖体与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以及
排气阀,所述排气阀的进气口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所述排气阀的排气口与外界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之间具有供气流流动的通道,所述通道内沿气流流动的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挡筋和第二挡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其排气阀的通道内设置有第一挡筋和第二挡筋,在对烹饪空间进行排气泄压时,第一挡筋和第二挡筋可以对通过排气阀的含水气流起到阻挡缓冲的作用,减缓气流的速度,避免含水气流直接冲到排气口处,从而使水存留在排气阀内,防止气流携带的水喷出排气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筋包括分别从所述通道的两个侧壁相对延伸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第一挡筋的延伸方向间隔第一预定距离;以及
所述第二挡筋的两端沿所述第二挡筋的延伸方向分别与所述通道的两个侧壁间隔第二预定距离,使得所述第二挡筋和所述第一挡筋之间形成两个气流通道。由此,含水气流在经过第一挡筋时被集中在通道中部流动,经过第二挡筋时被分流为两股并分别在通道的两侧流动,流动位置的不断变化增加含水气流在流动时的沿程阻力,可以有效地缓冲减速。
可选地,所述第二挡筋比所述第一挡筋更靠近所述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在所述排气阀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挡筋的长度范围内。由此,含水气流在通过第二挡筋时只能从两侧的缺口处流过,再转弯流出中间的排气口,可以在合流时因为对冲抵消掉分流之后的部分速度,起到减速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排气阀还包括用于阻挡气流流动的第三挡筋,所述第三挡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通道的两个侧壁之间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为第三预定距离。由此,设置更多的挡筋,可以进一步对含水气流进行缓冲减速。
可选地,所述第三挡筋比所述第二挡筋更靠近所述排气口。由此,可以使含水气流在到达排气口前被充分地缓冲减速。
可选地,所述第三预定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由此,经过第三挡筋的两股分流在合流时由于对冲而抵消的速度更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03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