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感光节能音乐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0374.6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5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涂朴;伍世云;蒲国林;李斌;竹锦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7 | 代理人: | 刘小静 |
地址: | 63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感光 节能 音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适应感光节能音乐灯。
背景技术
电灯,即用电作能源的人造照明用具,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在黑夜或暗室为人类照明。自电灯发明以来,它大大推动了人类的发展。电灯的工作原理是:电流通过灯丝(钨丝,熔点达3000℃以上)时产生热量,螺旋状的灯丝不断将热量聚集,使得灯丝的温度达2000℃以上,灯丝在处于白炽状态时,就像烧红了的铁能发光一样而发出光来。灯丝的温度越高,发出的光就越亮,故称之为白炽灯;从能量的转换角度看,电灯发光时,大量的电能将转化为热能,只有极少一部分可以转化为有用的光能。电灯发出的光是全色光,但各种色光的成份比例是由发光物质(钨)以及温度决定的。比例不平衡就导致了光的颜色的偏色,所以在白炽灯下物体的颜色不够真实。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灯的种类越来越多,例如白炽灯、卤钨灯、荧光灯、气体放电灯和LED灯等。电灯作为一种耗能器件,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增强,对电灯的节能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后出现的LED灯比此前的白炽灯更加节能。但是现有的电灯有一个缺点,即无法根据环境的亮度调节电灯光照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适应感光节能音乐灯,检测环境的光照强度,并根据检测结果调节照明亮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适应感光节能音乐灯,包括控制器、光照强度传感器、输入单元、音乐播放单元、电源单元和照明单元,光照强度传感器和按键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音乐播放单元和照明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与存储器通信连接,所述电源单元分别与控制器、光照强度传感器、音乐播放单元和照明单元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自适应感光节能音乐灯还包括红外接收单元,所述红外接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包括光敏电阻和模数转换器,所述光敏电阻的信号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入单元包括多个并列的按键,所述按键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照明单元包括三极管驱动电路和LED灯阵列,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串接在电源单元和LED灯阵列之间,所述三极管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测环境的光照强度,并根据检测到的光照强度调节照明亮度,从而实现了节能的功能;
(2)音乐播放单元能够播放音乐,从而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3)按键能够控制灯的亮灭,以及进行音乐播放器的控制;
(4)红外接收单元能够接收红外控制信号,从而实现了灯的红外遥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光照强度传感器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输入单元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照明单元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红外接收单元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自适应感光节能音乐灯,包括控制器、光照强度传感器、输入单元、音乐播放单元、电源单元和照明单元,光照强度传感器和按键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音乐播放单元和照明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与存储器通信连接,所述电源单元分别与控制器、光照强度传感器、音乐播放单元和照明单元电连接。
所述自适应感光节能音乐灯还包括红外接收单元,所述红外接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自适应感光节能音乐灯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检测环境的光照强度,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测结果输出不同的PWM脉冲信号至照明单元,从而调节照明单元的光照强度,从而实现了自适应感光节能音乐灯的节能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文理学院,未经四川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03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智能物流车载终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房屋形变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