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超柔耐扭曲传输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0735.7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1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骆垠旭;邵鹤兵;查德昌;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埃克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02;H01B3/44;H01B7/04;H01B7/295;H01B7/22;H01B7/2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用超柔耐 扭曲 传输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缆,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超柔耐扭曲传输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电缆,绝缘耐温等级难以达到需求,导致无法提高电缆的载流量,此外,电缆成缆后整体机械物理性能、耐油性能相对较差,从而导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电缆的安全性能无法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超柔耐扭曲传输电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柔软性好、屏蔽性能好,且具有阻燃、耐油、耐高低温、耐磨、耐酸碱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能源汽车用超柔耐扭曲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信号导体,每根信号导体外周依次包覆有半导电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塑料层、金属网套、热塑性环保无卤低烟阻燃乙丙橡胶绝缘层构成绝缘信号线芯,多根信号线芯绞合成束挤塑成型于纳米乙丙橡胶内衬芯中;纳米乙丙橡胶内衬芯中还设有多根围绕在绝缘信号线芯外周的电源线;所述的纳米乙丙橡胶内衬芯外周依次包覆有复合缠绕屏蔽层、低密度聚烯烃物理发泡层、陶瓷纤维编织耐火层、抗撕裂硅橡胶外护套层。
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超柔耐扭曲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缠绕屏蔽层采用中性线和镁铝合金导体用同心绞合的方式螺旋缠绕构成。
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超柔耐扭曲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缠绕屏蔽层缠绕后螺旋间距不小于1.5mm,低密度聚烯烃物理发泡层经挤塑成型后将复合缠绕屏蔽层包覆于其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热塑性环保无卤低烟阻燃乙丙橡胶绝缘层、纳米乙丙橡胶内衬芯可以有效提高电缆的绝缘耐温等级,从而提高电缆的载流量,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柔软性好、屏蔽性能好,且具有阻燃、耐油、耐磨、耐酸碱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新能源汽车用超柔耐扭曲传输电缆,包括多根信号导体1,每根信号导体1外周依次包覆有半导电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塑料层2、金属网套3、热塑性环保无卤低烟阻燃乙丙橡胶绝缘层4构成绝缘信号线芯,多根信号线芯绞合成束挤塑成型于纳米乙丙橡胶内衬芯5中;纳米乙丙橡胶内衬芯5中还设有多根围绕在绝缘信号线芯外周的电源线6;纳米乙丙橡胶内衬芯5外周依次包覆有复合缠绕屏蔽层7、低密度聚烯烃物理发泡层8、陶瓷纤维编织耐火层9、抗撕裂硅橡胶外护套层10。
复合缠绕屏蔽层7采用中性线和镁铝合金导体用同心绞合的方式螺旋缠绕构成,复合缠绕屏蔽层7的结构设计相当合理,中性线可以采用芳纶丝或者碳纤维丝,一方面可以提高电缆的耐扭曲性能,也能保护镁铝合金导体的不易断裂。
复合缠绕屏蔽层7缠绕后螺旋间距不小于1.5mm,低密度聚烯烃物理发泡层8经挤塑成型后将复合缠绕屏蔽层7包覆于其内,低密度聚烯烃物理发泡层8不仅重量轻,而且可以减缓来自外界的冲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埃克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埃克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0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