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提醒功能的简易手环式呼吸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1752.2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9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A63B7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醒 功能 简易 手环式 呼吸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带提醒功能的简易手环式呼吸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训练装置,顾名思义,一种供具有肺功能障碍的病人使用的装置,其主要用以锻炼病人的肺部,并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的呼吸内科。
现有的设置于医院呼吸内科的呼吸训练装置,一般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并为共用,其使用方便性不强,为此,现有技术中,也有出现采用吹气球及吹泡泡的方式来锻炼病人的肺部,以使辅助病人进行肺功能的治疗与恢复,此两种方法虽然使用普遍,但其依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具体来说,一方面,采用吹气球的方式,不好把控吹气量,较容易将气球吹爆炸,且在吹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因气球本身质量不好发生爆炸亦或被触摸碰破,使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采用吹泡泡的方式则需要准备一用以盛装泡泡水的容器及一吹管,其体积笨重,使得不便于手拿操控及不便于随身携带,使得不适于病人居家使用或外出使用,另一方面,其均不自带呼吸训练提醒功能,使得不能很好的提醒病人按时并有序的进行呼吸训练,以使辅助病人快速恢复肺功能,并且,其在使用时,均无法衡量测定指标,使得不能很好的完成呼吸训练,同时,其一般只能做到呼气训练,却不能做到吸气训练,使得训练单一及训练效果不好。
藉此,针对现状,设计出一款便于随身携带及呼吸训练效果好的带提醒功能的简易手环式呼吸训练装置,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带提醒功能的简易手环式呼吸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提醒功能的简易手环式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呼吸训练器、设置于所述呼吸训练器底部的呼吸训练用提醒装置、连接于所述呼吸训练用提醒装置前端的前腕带及连接于所述呼吸训练用提醒装置后端的后腕带;
其中,所述前腕带及所述后腕带均包括一软体硅胶材质制作的带体及一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布设于所述带体内的可折弯变形的软金属片;
当手动弯折所述前腕带及所述后腕带时,所述前腕带及所述后腕带可弯折形成扣合手腕的环状结构。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呼吸训练器包括壳体、透明面盖、伸缩弹簧、密封隔板及呼吸软管;
其中,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状结构,并沿前后方向固设于所述呼吸训练用提醒装置上;所述壳体的上部形成为敞口,所述透明面盖密封盖合于所述敞口;所述伸缩弹簧在自然状态时的长度为所述壳体的长度的一半,且所述伸缩弹簧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伸缩弹簧的后端与所述壳体的后内端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的前端与所述密封隔板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隔板的周缘与所述壳体内壁及所述透明面盖内壁相抵,以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成前端空腔及后端空腔;所述壳体的前端面的中部开设有一贯穿至所述前端空腔的过孔,所述呼吸软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其连接端与所述过孔相连;所述透明面盖的上端面的后部开设有一贯穿至所述后端空腔的空气流通孔。
优选地,所述透明面盖的上端面沿前后方向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零刻度位于所述透明面盖的上端面的中部;所述零刻度至所述刻度线的后端为正刻度区,所述零刻度至所述刻度线的前端为负刻度区。
优选地,所述呼吸训练器还包括可拆拿的套设于所述呼吸软管末端外的密封盖帽。
优选地,所述前腕带的上端面靠近其连接端设置有一用以卡固所述呼吸软管的倒L型卡固件。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侧端面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有一圈环形缠绕槽;
当绕所述壳体的侧端面缠绕所述呼吸软管,以使所述呼吸软管被缠绕至所述环形缠绕槽内时,所述呼吸软管的末端被卡合至所述倒L型卡固件内。
优选地,它还包括用以为所述呼吸训练用提醒装置供电的电源装置;
其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相串联的第一异形电池及第二异形电池;所述第一异形电池固设于所述前腕带内,并靠近所述呼吸训练用提醒装置的前端设置;所述第二异形电池固设于所述后腕带内,并靠近所述呼吸训练用提醒装置的后端设置。
优选地,它还包括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异形电池外及所述第二异形电池外的异形电池盒,每个所述异形电池盒的上端分别设有一可拆卸的盒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1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内科用延阻训练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反馈的人工智能学习训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