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船打捞大吨位起重平衡吊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1777.2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1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蒋岩;陈世海;王伟平;汪有军;刘雨;赵九龙;金桐君;姜大正;彭忠卫;王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
主分类号: | B63C7/16 | 分类号: | B63C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船 打捞 吨位 起重 平衡 吊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船打捞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船打捞大吨位起重平衡吊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沉船打捞作业多直接采用吊索千金进行提升出水,吊点数量有限,单根吊索受力较大,沉船船体结构容易破裂受损,而且打捞作业过程中,沉船水下重心、姿态难以灵活调整,极易发生二次倾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沉船打捞的起重平衡吊架,该吊架可以在起重过程中方便调节沉船的重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沉船打捞大吨位起重平衡吊架,包括吊架主体、动滑车、定滑车和控制系统,所述定滑车均布在吊架主体的底部,动滑车通过钢丝缠绕在定滑车上,控制系统设置在吊架主体的顶部控制整个平衡吊架。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站、控制油缸和电器系统,所述电器系统通过导线与液压泵站和控制油缸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滑车设置在两个定滑车之间,动滑车通过钢丝悬在两个定滑车之间。
优选的,所述吊架主体整体轮廓呈三角形,吊架主体是由高强度钢组成的框架。
优选的,所述吊架主体顶部沿吊架主体边缘设置梯子平台。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沉船打捞大吨位起重平衡吊架,在液压系统的辅助下,能够灵活调整沉船水下姿态,实现大吨位、大尺寸沉船平稳、无损化打捞出水,有利于沉船完整性保护,遇难者遗骸保护、沉船事故调查。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起重平衡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动滑车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吊架主体;2、梯子平台;3、动滑车;4、定滑车;5、钢丝;6、液压泵站;7、控制油缸;8、电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沉船打捞大吨位起重平衡吊架包括吊架主体1、动滑车3、定滑车4和控制系统,定滑车4均布在吊架主体1的底部,动滑车3通过钢丝5缠绕在定滑车4上,控制系统设置在吊架主体1的顶部控制整个平衡吊架;动滑车3设置在两个定滑车4之间,动滑车3通过钢丝5悬在两个定滑车4之间,吊架主体1整体轮廓呈三角形,吊架主体1是由高强度钢组成的框架,吊架主体1顶部沿吊架主体1边缘设置梯子平台2,梯子平台2可以方便人员上下检修或固定绳揽。上述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站6、控制油缸7和电器系统8,电器系统8通过导线与液压泵站6和控制油缸7连接。
吊架主体的主材选用Q690D高强度钢,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抗冲击性三大特点,大幅度减轻了吊架总重,提高了其工作可靠性;68个动滑车3分为8组进行协同作业,每组均由1只油缸控制吊点高度,可实现对沉船水下姿态的灵活调整;该装置提供68个均布的沉船吊点,数量可观,分配了沉船吊力。根据沉船尺寸及重量分布,沿船的方向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布置一定数目的吊点,动滑车3通过吊索与沉船吊点连接;吊架主体1上部铰轴通过强力缆与起重吊机连接;起重吊机开始提升强力缆,沉船开始离底;沉船姿态数据与液压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互,通过调整8组液压油缸伸缩臂长度,控制各个吊点的高度,使沉船在提升过程中姿态呈现动态平衡,防止沉船出现侧翻。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未经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1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