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铅蓄电池外壳中盖的整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1808.4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5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华冠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18 | 分类号: | B29C53/18;B29C45/17;B29L31/34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6 | 代理人: | 王小明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蓄电池 外壳 整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外壳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铅蓄电池外壳中盖的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具有放电时电动势能稳定的特点,被用作汽车、摩托车的主要动力源,不过其体积和重量较大,携带不方便。铅酸蓄电池的外壳一般包括壳体和中盖构成,中盖设置有正负接线端子的安装孔和若干加液孔。
现有生产过程中,壳体和中盖都是采用注塑成型的生产制造。而注塑成型是将高温熔融塑料挤压到模腔中,由于模具的填充速度、动模与定模的温度不一致、制品未完全硬化被推出等原因,导致注塑制品容易发生翘曲、弯曲和扭曲等。中盖发生翘曲、弯曲和扭曲等现象,与壳体难以匹配,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保证产品质量的用于铅蓄电池外壳中盖的整形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铅蓄电池外壳中盖的整形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左右侧各设置有一支撑中盖的支架;底座后侧中部固定一铰接座,铰接座有一摆杆;摆杆由前摆杆和后摆杆构成;还包括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前摆杆的前端安装重锤,后端连接于前连接板的中部;后摆杆的前端具有向上弯折的弯折部;前连接板的上端铰接于弯折部的上端,下端铰接于铰接座前铰接点;后连接板的上端铰接于后摆杆的下端,下端铰接于铰接座的后铰接点。
优选的,前摆杆和前连接板是一体的,前铰接点高于后铰接点。
优选的,铰接座前端具有由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的前限位块,铰接座后端具有由后至前逐渐向上倾斜的后限位块。
优选的,底座左右侧各设置有一长条孔,锁定支架的螺栓的底端锁于长条孔。
优选的,重锤螺纹连接一螺杆下方,螺杆穿套于前摆杆前端的螺孔,螺杆位于螺孔的上方外套有一螺母。
优选的,重锤外套有橡胶套。
优选的,后摆杆的下部具有波浪状的握持部。
优选的,铰接座的后端面连接一辅助杆。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中盖自模具取出后,5秒内将中盖架于底座的两个支架之间(凸面朝上),并将重锤放下压制中盖以达到整形的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改善产品质量。摆杆的上下摆动通过双连接块联动,重锤位于下垂的状态更加稳定,保证整形的稳定性,还可以防止工人误操作,保证生产安全。底座上的条孔设计,实现支架距离调整,适应多种规格中盖的整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长条孔;12、螺栓;2、支架;3、铰接座;31、前限位块;32、后限位块; 4、摆杆;41、前摆杆;411、螺孔;42、后摆杆;421、弯折部;422、握持部;5、重锤;6、前连接板;7、后连接板;81、螺杆;82、螺母;9、橡胶套;10、辅助杆;A、前铰接点;B、后铰接点;C、中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仅是针对说明书附图1的位置状态而言,前是指说明书附图1的右侧,后是指说明书附图1的左侧,左是指说明书附图1的上方,右是指说明书附图1的下方,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3所示,一种用于铅蓄电池外壳中盖的整形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左右侧的支架2、位于底座1后侧中部的铰接座3、铰接于铰接座3的摆杆4、以及安装于摆杆4前端的重锤5,摆杆4的后端伸出底座1外,操作摆杆4后端使摆杆4前端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华冠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华冠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1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