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3061.6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4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凤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4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3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电子技术领域,尤指提供了一种转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网络及配合网络的通讯类电子设备正不断朝着功能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其小型化、功能化的发展与设置多连接端口的相关设备便产生了占用有限空间的矛盾,或者会导致相应的(如USB、RJ45、1394、HDMI等)连接端口不够用和不兼容。特别是:多数联网操作设备,如PC机、移动电脑,还包括其他网络视屏设备,均设有RJ45连接端口,由于RJ45连接端口是电子协会公认的标准界面,其体积大,通常会占用着相关设备的有限空间。但,如果在这些设备上不设置RJ45连接端口,则有限网络却无法接入。因此,本设计人通过实验,研发了一款USB连接端口与RJ45连接端口相互转接信号的转接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器结构,该转接器结构解决了USB连接器和RJ45插头相互转接电性信的技术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转接器结构,包括一端以PCB板为载体形成的USB连接器及另一端通过外壳收容端子组而形成的RJ45连接器,其中:USB连接器包括设在PCB板正平面 的平板端子和弹性端子,平板端子与弹性端子通过PCB板内置线路连通,平板端子靠近正平面前边缘并以符合USB连接器端子的数量设置;弹性端子具有弹性接触部及焊接部,焊接部靠近正平面后边缘设置,使得弹性接触部延伸出后边缘;端子组包括端子脚,弹性接触部抵接端子脚,以此使USB连接器与RJ45连接器建立相互转接信号的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外壳分为头部及尾部,头部收容端子组并具有符合RJ45连接器标准的对接界面。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尾部的下半部延伸有承接台,相对于承接台上方设有盖体部,盖体部与承接台相扣合并形成容纳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容纳空间设有平板部,平板部两侧凸起有相互对称的匣壁,匣壁设有符合PCB板插入的滑槽。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PCB板插在滑槽中稳固,使弹性接触部与端子脚抵接而形成电性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盖体部与尾部扣合,使RJ45连接器尾部形成封装体,同时使插于滑槽的PCB板封装在容纳空间中并以此使USB连接器与RJ45连接器形成为整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结构简单,利于制成作业,既能降低产品成本,也能提升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之转接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PCB板内置线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发明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发明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它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2、图3及图4,图1呈现了一种转接器结 构,该转接器结构包括USB连接器和RJ45插头;图2呈现了图1转接器结构另一视角的组装图,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PCB板内置(符合USB器与RJ45插头相互转接信号)线路图。所述图中,转接器结构包括一端以PCB板11为载体形成USB连接器10,另一端是通过外壳(未标注)收容端子组(未标注)而形成RJ45连接器20,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凤,未经刘晓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3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