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边模具及带有该压边模具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3597.8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8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君;王鹏;俞慧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炊大王炊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19/08;B21D3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座 模芯 上模 压边模具 一端设置 凹腔 通槽 下模 定位环槽 缓冲柱 模芯座 锅边 模腔 压制 本实用新型 合模压力 润滑机构 受力均匀 形状固定 中心设置 锅形状 弹簧 缓冲 连通 挡住 穿过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压边模具,包括带有模腔的上模和与其配合的下模,所述下模包括模芯,所述模芯与上模的模腔形成有与锅形状一致的型腔,所述模芯外设置有缓冲合模压力的缓冲座,所述缓冲座朝向上模的一端设置有放置锅边的定位环槽,所述模芯远离上模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模芯的模芯座,所述缓冲座远离上模的一端设置有凹腔,缓冲座于定位环槽中心设置有与凹腔连通的通槽,当模芯自凹腔穿过所述通槽后,所述通槽挡住所述模芯座,所述缓冲座远离上模的一端设置有带弹簧的缓冲柱,所述下模中还设置有用于润滑缓冲柱的润滑机构,该压边模具设置简单实用,缓冲座运动流畅,压制的锅边受力均匀,压制后形状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压边模具及带有该压边模具的装置置。
背景技术
锅作为炊具,几乎每家每户都至少拥有一种类型的锅。就制造材质来说,锅分铝合金锅、铁锅、铜锅等等,由于不同金属之间的延展性不同,锅的制造工艺分为多种。
浇铸是现今工厂中批量生产锅的一种常用制作工艺,浇铸好的锅表面和边缘均带有毛边,需要对其进行抛光处理。现有的技术一般采用冲床对锅上的毛边进行压匀处理。现有技术中的冲床的上模直接向装有锅的下摸压制,压力大,无缓冲,冲力无法调节,容易将锅边压扁,使得生产后的锅质量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浇铸锅的毛边压制均匀且锅边不会压扁的压边模具。
为实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新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压边模具,包括带有模腔的上模和与其配合的下模,所述下模包括模芯,所述模芯与上模的模腔形成有与锅形状一致的型腔,所述模芯外设置有缓冲合模压力的缓冲座,所述缓冲座朝向上模的一端设置有放置锅边的定位环槽,所述模芯远离上模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模芯的模芯座,所述缓冲座远离上模的一端设置有凹腔,缓冲座于定位环槽中心设置有与凹腔连通的通槽,当模芯自凹腔穿过所述通槽后,所述通槽挡住所述模芯座,所述缓冲座远离上模的一端设置有带弹簧的缓冲柱,所述下模中还设置有用于润滑缓冲柱的润滑机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模芯外设置缓冲座,缓冲座和模芯之间形成有定位环槽,定位环槽的设置保证压制后锅边的形状,缓冲座可相对模芯上下运动,当缓冲座运动到模芯座后被模芯座挡住,由于缓冲座和缓冲柱上设置有弹簧,使得上模压到缓冲座后,缓冲柱上的弹簧施加给上模缓冲力,上模将缓冲座压到模芯座的过程中的力逐渐减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上模压向下模,无缓座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座的设置可以避免将锅边压扁,缓冲柱在弹簧作用下延弹簧弹力方向运动,设置润滑机构后使得缓冲柱的运动更为流畅,避免出现卡死现象,该压边模具设置简单实用,缓冲座运动流畅,压制的锅边受力均匀,压制后形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柱绕缓冲座的中心环状间隔设置有4-6个。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柱环状间隔设置可以将上模的力均匀的分布在缓冲座以及每个缓冲柱上,使得缓冲柱的运动频率一致,压制时锅边受力均匀,设置4-6个缓冲柱效果最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润滑机构包括环状间隔设置在缓冲座内部的油槽,所述缓冲柱内设置有油管与所述油槽连通,所述缓冲柱靠近弹簧设置端的外环面上设置有出油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油槽和油管的设置方便给缓冲柱添加润滑油,在重力和压力双重作用下,油槽中的润滑油进入到油管中,再从出油孔中流出来润滑缓冲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柱设置有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与油管连通的蓄油弹性柱。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蓄油弹性柱的设置方便对油管中的润滑油施加压力,当合模时,缓冲柱的弹簧收缩,将蓄油弹性柱压扁,蓄油弹性柱中的润滑油反冲入油管中,使得油管内部压力增加,迫使润滑油从出油孔中喷出,当开模时,弹簧复位,蓄油弹性柱蓄油复位,将出油孔外的润滑油再次吸回一部分,不会导致缓冲柱外部的润滑油过多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炊大王炊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炊大王炊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35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