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锂亚硫酰氯电池中的高注液性能电池盖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4643.6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9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秦新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宋秀珍 |
地址: | 72100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锂亚硫酰氯 电池 中的 高注液 性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亚硫酰氯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亚硫酰氯电池中的高注液性能电池盖组。
背景技术
目前,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是实际应用电池系列中比能量最高的一种电池,具有较好的储存寿命和可靠性,比能量高、比功率大、放电电压平稳、温度适用范围广等特性,圆柱形锂亚硫酰氯电池中的电液一般都是通过制于电池盖板上的注液孔注入管壳内的,如专利号为2015205947370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柱式锂亚电池用盖板”(以下简称文件),其内表面上制有注液孔,而注液孔位于内表面中心孔一侧,电液则是通过注液孔注入管壳内部,此种结构的盖板,电液是由盖板一侧注入管壳内部的,在此过程中,管壳内的电液是由管壳一侧绕经金属极柱后流至管壳另一侧,随着管壳内电液的增多,底部的电液基本不动,上层电液则由管壳一侧绕经金属极柱流至管壳另一侧,其中,由于电液在注入管壳内部时的冲击力、管壳内电液的沉淀、加上其上层电液绕经金属极柱由一侧流至另一侧,此过程将出现上部电液和下部电液、管壳一侧电液和另一侧电液注入不均的现象,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电液注入不均将会对电池电压产生影响,影响电池的质量;同时,电液由内表面中心孔一侧的注液孔高压注入管壳内部时,管壳内部的压力作用于盖板和封接玻璃上的力不均匀,会使金属极柱与盖板封接处的封接玻璃产生裂痕,轻者影响电池的储电能力,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重者导致整个电池盖组报废,影响电池质量,增大了电池的生产成本,综上所述,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锂亚硫酰氯电池中的高注液性能电池盖组,通过选用空心柱体结构的金属极柱,使电液由金属极柱上端的管口注入管壳内部,简化了盖板的结构和加工工序,提高了电液的注入质量,有效避免了电液注入不均匀、电液在注入过程中金属极柱与盖板封接处的封接玻璃产生裂痕的现象,提高了电池的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用于锂亚硫酰氯电池中的高注液性能电池盖组,具有盖板和金属极柱,所述金属极柱为空心柱体结构,所述盖板中部制有中心孔且金属极柱上端穿过并伸出中心孔后通过封接玻璃将金属极柱上端固定于盖板中部,所述盖板下端与管壳上端固定连接为一体且金属极柱下端位于管壳内部,电液由金属极柱上端管口注入后从金属极柱下端管口流至管壳内部实现管壳内电液的加注,所述管壳内的电液注入完成后将金属极柱上端管口通过钢球或钢板高压密封。
其中,所述盖板下端与管壳上端通过激光氩弧焊焊接后固定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盖板中心位置仅制有中心孔,无须再加工浇注孔,简化了盖板的结构和加工工序;
2、选用空心柱体结构的金属极柱,有利于电液由金属极柱的上端管口经金属极柱的下端管口注入管壳内,管壳内的电液始终是从管壳中心底部位置注入,有效避免了电液注入不均匀的现象,提高了电池的生产质量;
3、有效避免电液在注入过程中金属极柱与盖板封接处的封接玻璃产生裂痕的现象,提高电池合格率的同时,保证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成本;
4、结构简单,电液注入方便快捷,符合锂亚硫酰氯电池高性能技术发展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板与金属极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秦新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市秦新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4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锂亚硫酰氯电池中的低成本的电池盖组
- 下一篇:电芯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