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锌浸出渣中锌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5112.9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13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乾盛冶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9/30 | 分类号: | C22B1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25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出 渣中锌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锌浸出渣中锌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铅锌冶炼渣(粉尘)富含金属铁,镓、铟、金和银等稀贵金属,还含有铅、镉、砷等有毒元素以及迁移性强的金属。大量的铅锌冶炼渣采用传统的任意倾倒、露天堆置或简单填埋的处理方式,占用大面积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紧缺。现有的冶炼主要采用转底炉进行火化和氧化处理,但得到的粉尘和成品不能分级处理。后续实用或提纯还需再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对不同阶段的温度控制不精确,使分级处理不完善。同时在氧化锌回收中常规水冷中的水冷管大部分为平铺,烟气方向也未进行改变,造成冷却效果低,冷却水利用不充分;如改变水冷管让其穿插在烟气中,则增加了设备投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分级处理,分级收集,且具有高效冷却效果的锌浸出渣中锌回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浸出渣中锌回收系统,包括转底炉、真空泵、冷却装置,
转底炉:支撑杆、炉底、环形炉膛、传动装置、出料槽和进料槽;所述环形炉膛中设有三个具有绝热功能的隔板,所述三个隔板将环形炉膛沿物料流动方向依次分为铅回收区、锌回收区和铁回收区;所述铅回收区和锌回收区分别设有第一烟道出口和第二烟道出口;
冷却装置:包括进料管,进料管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管外侧壁连接有水冷腔,进料管内部轴向设有促冷管;所述促冷管顶部靠近进料口处设有沿进料管中心均匀分布有倾斜挡板;所述水冷腔外还设有隔音层;
所述转底炉的第一烟道出口和第二烟道出口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进料管的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倾斜挡板包括3-6个且沿进料管的中心环形均匀分布;所述倾斜挡板内部为空心且与所述促冷管内部相通;所述倾斜挡板与进料管轴向形成60°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铁回收区设有喷火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槽设置在铅回收区的内,所述出料槽设置在所述铁回收区内。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腔的内表层、促冷管的内表层和倾斜挡板的内表层均设有吸附层。
本实用新型锌浸出渣中锌回收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
(1)将铅锌铁采用隔板分级处理,单个收集,避免了二次分离;
(2)设有倾斜挡板,可改变烟气的流向,增大烟气运行路程,提高冷却效率;吸附层的可吸收水汽,防止进料管表面结成水珠,提高氧化锌冷却成品的质量;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3)设有隔音层,能够降低噪音,提高操作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底炉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1-转底炉,2-冷却装置,3-真空泵
101-支撑杆、102-炉底、103-环形炉膛、104-传动装置、105-出料槽,106-进料槽,107-隔板,108-铅回收区、109-锌回收区,110-铁回收区,111-第一烟道出口,112-第二烟道出口;113-喷火装置
201-进料管,202-进料口,203-出料口,204-水冷腔,205-促冷管,206-倾斜挡板,207-隔音层,208-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乾盛冶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乾盛冶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51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几(LV217#)
- 下一篇:桌子(十字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