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沿空留巷过切割眼支护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7533.5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3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范天安;张之华;梁斌;陈忠海;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山南煤矿 |
主分类号: | E21D15/50 | 分类号: | E21D15/50;E21D20/00;E21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 | 代理人: | 葛宏 |
地址: | 635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沿空留巷 切割 支护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井下采煤的回采巷道沿空护巷支护技术,尤其是巷道内过切割眼处的支护设施。
背景技术
随上世纪60年代,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对采用沿空留巷方法以实现无煤柱开采的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基本普及无煤柱开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沿空留巷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绩。沿空留巷一般适用于开采缓斜和倾斜、厚度在2m以下的薄及中厚煤层。这种方法与留煤柱时相比,不仅可减少区段煤柱损失,而且可大量减少巷道掘进工程量
目前国内外仅在近水平、缓斜薄及中厚煤层且顶底板条件较好时留煤柱开采技术的应用情况较好,而对于急倾斜中厚煤层、断面不规则的巷道、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留煤柱开采技术研究还不成熟,比如开采煤层的直接顶为泥岩、砂质泥岩,节理较为发育的软弱顶板。为了保证正常开采,在急倾斜中厚煤层和复杂地质条件下开采,均采用传统的留设20m的大煤柱方法、并采用钢梁点住加锚杆、锚网、锚索进行支护,该种方法因为要留置20m的大煤柱,煤柱留置后只能一直保留不可采出,因此留置煤柱对采煤量的损失是非常大的。
同时,留置煤柱后,还需要在煤柱上打上切割眼口,用于进入采煤设备与采煤工人从切割眼处进入到采煤工作面。切割眼处无煤柱,因此此处支撑较为薄弱,人工支护尤为关键。
因此,为了更多地采出煤而不造成开采浪费,我们需要设计更优的沿空留巷支护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沿空留巷过切割眼支护设施。有效解决了在急倾斜中厚煤层、断面不规则的巷道、和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沿空留巷的问题。
沿空留巷过切割眼支护设施,设置在采煤巷道101内的切割眼处,包括设置在切割眼103内的挡矸设施与设置在巷道内的支撑设施构成;所述的挡矸设施包括挡矸网6、挡矸支柱104,挡矸网设置在切割眼103内,与切割眼垂直,并完全封堵切割眼103;挡矸网的巷道侧设置挡矸支柱104,挡矸支柱支撑在切割眼顶板与切割眼底板之间,挡矸支柱的巷道侧再设置另一挡矸网;所述的支撑设施包括若干支撑柱与支撑柱上的若干背板3;所述的支撑柱2设置在巷道上帮与切割眼的眼口处,支撑柱由柱体上段与柱体下段构成,柱体上段相对柱体下段进行轴线偏转,使柱体下段平行于巷道上帮,柱体上段横跨切割眼的眼口;背板3设置在支撑柱上,并完全封堵切割眼的眼口。
如上所述的沿空留巷过切割眼支护设施,具体为,支撑柱与巷道上帮之间设置有若干背板。
如上所述的沿空留巷过切割眼支护设施,具体为,所述的柱体下段的下端设置楔入端,柱体上段的前端设置有楔入吊勾1;所述的楔入吊勾由楔子1-1和楔子后方的吊勾1-2构成,柱体上段的前端套入吊勾内。
如上所述的沿空留巷过切割眼支护设施,具体为,所述的柱体上段与柱体下段均倾斜设置;柱体上段与柱体下段之间通过法兰盘4连接。所述的柱体上段与柱体下段为11#工字钢。
如上所述的沿空留巷过切割眼支护设施,具体为,所述的楔子由两个平行设置的楔钉构成,吊勾在楔钉的后部,并将两个楔钉的后部进行连接;楔入吊勾通过Φ28mm的钢筋折弯制成。
如上所述的沿空留巷过切割眼支护设施,具体为,所述的背板水平横跨在两个柱体之间;背板为水泥板、木片、竹片组合或之一。
如上所述的沿空留巷过切割眼支护设施,具体为,所述的背板上边设置有充填体105,充填体为木梢、碎石块组合或之一。
如上所述的沿空留巷过切割眼支护设施,具体为,所述的挡矸网四周设置有锚杆5,锚杆打入切割眼顶板与切割眼底板,挡矸网通过四边的锚杆固定在切割眼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支护设施对沿空留巷采煤巷道的过切割眼处进行非常有效的支护,支护施工过程简单,易操作,支护牢固,而且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对急倾斜中厚煤层、断面不规则的巷道、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进行开采时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仅需留置小煤柱便可完成沿空留巷,按工作面走向长为2000m的情况下,每个工作面多收煤炭约7000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设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支撑设施的背板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楔入吊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挡矸网结构示意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山南煤矿,未经四川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山南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7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