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五金板材等距高效钻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7707.8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5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志谦 |
主分类号: | B23B39/00 | 分类号: | B23B39/00;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金 板材 等距 高效 钻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金板材等距高效钻孔装置,包括底板、左侧板、第一弹簧、双面棘齿、第一安装板和夹紧装置,所述左侧板中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右端铰接有第一棘爪,所述底板右上部设有右侧板,右侧板顶部固定有L型板,L型板内左侧壁底端的第二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凸轮和第二棘爪,所述凸轮与其上方的横杆配合接触,横杆底部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底端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底端设有钻头,本实用新型设有夹紧装置,能够自动将五金板夹紧,夹紧可靠,设有凸轮、第一棘爪、第二棘爪和双面棘齿,通过凸轮、第一棘爪、第二棘爪和双面棘齿相互配合,能够对五金板实现等距钻孔,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金板材钻孔装置,具体是一种五金板材等距高效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五金: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经人工加工可以制成刀、剑等艺术品或金属器件。现代社会的五金更为广泛,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小五金产品大都不是最终消费品。
板材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也多指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划分为薄板、中板、厚板、特厚板、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
由于部分五金板材需要钻孔使用,而现有的五金板材等距钻孔装置存在操作复杂、制造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工作效率低的五金板材等距高效钻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金板材等距高效钻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五金板材等距高效钻孔装置,包括底板、凸轮、第一棘爪、第二棘爪和夹紧装置,所述底板左上部连接有左侧板,左侧板上部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有双面棘齿,双面棘齿右端与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与底板滑动连接,第一安装板右部设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第一滑块、电动推杆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电动推杆和第二滑块从上到下依次安装于第一安装板上,第一滑块右侧固定有第一夹持臂,第一夹持臂中部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二滑块右侧固定有第二夹持臂,第二夹持臂中部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和第二连杆另一端均与电动推杆的伸缩杆铰接,所述左侧板中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右端铰接有第一棘爪,第一棘爪中部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一棘爪与双面棘齿的底部棘齿配合,所述底板右上部设有右侧板,右侧板顶部固定有L型板,L型板内左侧壁底端固定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凸轮和第二棘爪,第二棘爪与双面棘齿的顶部棘齿配合,所述凸轮与其上方的横杆配合接触,横杆两端分别与右侧板和L型板滑动连接,横杆底部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底端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底端设有钻头,钻头下方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对称安装有支撑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左侧设有限位块,第一安装板上设有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配合的滑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第一棘爪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棘爪右侧上部连接有拉线,拉线另一端连接有拉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轮安装于第二棘爪后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固定于底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有夹紧装置,能够自动将五金板夹紧,夹紧可靠,方便实用,设有凸轮、第一棘爪、第二棘爪和双面棘齿,通过凸轮、第一棘爪、第二棘爪和双面棘齿相互配合,能够对五金板实现等距钻孔,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志谦,未经黄志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77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