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安全检查的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7995.7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6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魏濛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濛萌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G01V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大道特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检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安全检查的闸机。
背景技术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一步一步的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也越来越高。出门在外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安全检查的装置,但是这种装置都是单独使用的,而人们出行时既要进行安全检查,又要过闸机,这样就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安全检查的闸机,该闸机结构简单,在人们通过闸机的时候,能够对通过的人进行安全检查,若出现异常,则进行语音播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安全检查的闸机,包括闸机本体,闸机本体上设有进票口,闸机本体内设有处理器模块,进票口内设有检票模块,所述检票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所述闸机本体中部设有电机驱动的旋转门,所述闸机本体上分别设有红外线探测仪、金属探测仪和扬声器,所述红外线探测仪、金属探测仪和扬声器分别与闸机本体内的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电机连接到处理器模块,所述电机通过齿轮组与旋转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红外线探测仪的探测高度为0—1.2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扬声器设置在红外线探测仪上方0.1m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探测仪设置在旋转门靠外的闸机本体上,红外线探测仪设置在旋转门靠内的闸机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闸机结构简单,能够在乘客进站前检查乘客身上是否有比较大的金属物品,还能通过扬声器进行语音报警提示,使用方便,若乘客身上没有携带比较大的金属物品,则闸机对该乘客放行,在检票的时候又进行了安全检查,使用方便,红外线探测仪在检测到有物体经过闸机时,旋转门不会关闭,避免夹伤乘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闸机本体,2.进票口,3.旋转门,4.红外线探测仪,5.金属探测仪,6.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安全检查的闸机,包括闸机本体1,闸机本体1上设有进票口2,闸机本体1内设有处理器模块,进票口2内设有检票模块,所述检票模块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所述闸机本体1中部设有电机驱动的旋转门3,所述闸机本体1上分别设有红外线探测仪4、金属探测仪5和扬声器6,所述红外线探测仪4、金属探测仪5和扬声器6分别与闸机本体1内的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电机通过齿轮组与旋转门3连接,该电机电连接到处理器模块。该闸机结构简单,能够在乘客进站前检查乘客身上是否有比较大的金属物品,还能通过扬声器进行语音报警提示,使用方便,若乘客身上没有携带比较大的金属物品,则闸机对该乘客放行,在检票的时候又进行了安全检查,使用方便,红外线探测仪在检测到有物体经过闸机时,旋转门不会关闭,避免夹伤乘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红外线探测仪4的探测高度为0—1.2m。这样当小孩子通过闸机时,也不会因为探测高度过高而导致旋转门3转动而夹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扬声器6设置在红外线探测仪4上方0.1m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探测仪5设置在旋转门3靠外的闸机本体1处,红外线探测仪4设置在旋转门3靠内的闸机本体1处。先进行金属探测,若没有问题,处理器模块则接通电机电源,电机转动驱动旋转门3打开,若在金属探测仪5探测过程中发现有安全隐患,则处理器模块接通扬声器6电源,进行语音播报,梯形工作人员对乘客进行人工检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濛萌,未经魏濛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79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课程设计的虚拟实验系统
- 下一篇:公交车智能停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