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作面顺槽用原煤二次破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8777.5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8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权;郭威;柴利山;高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煤矿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2 | 分类号: | B02C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003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面 顺槽用 原煤 二次破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井下物料破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作面顺槽用原煤二次破碎系统。
背景技术
煤在国民经济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煤(含煤、矸石等在工作面经过顺槽锤式破碎机进行初次破碎,物料达到300mm的块度和片状物料,再经过井下运输系统(大部分为带式输送机运输至洗煤车间根据需要进行破碎、去除杂质等洗选分类,提高利用价值。
现有的300mm或片状物料容易对输送系统造成损坏和滚料情况的发生,并对输送带割伤、冲击等,以致造成停机和人员伤害等,造成生产成本增加、效率低下。需将洗选系统的破碎系统前移至工作面顺槽进行二次破碎,粒度为50~120mm,解决物料运输中的问题。但现有二次破碎系统的结构、布置和检修较为复杂和繁琐,且破碎机故障后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作面顺槽用原煤二次破碎系统,可解决煤泥水外溢至转载挡煤板外侧的现象,避免因故障而影响生产现象的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作面顺槽用原煤二次破碎系统,包括导轨和破碎机,所述导轨上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与破碎机联接,所述破碎机上设有护罩和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料斗I和缓冲料斗II,所述缓冲料斗I内设有接料弯板I、接料弯板II和接料弯板III,所述缓冲料斗II与缓冲料斗I底部联接,所述护罩包括上护罩I和上护罩II,所述上护罩I与上护罩II联接,所述上护罩I内设有导流锤,所述上护罩II内设有接料弯板IV和导流板,所述上护罩II上设有挡尘帘,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轮架和轮体,所述轮架与轮体联接,所述轮体上设有防翻转板和限位板,防止走偏和掉轨。
所述缓冲料斗I、上护罩I和上护罩II上均分别设有吊装环。
所述在接料弯板I和接料弯板II上分别安装有耐磨衬板I和耐磨衬板II,防止物料对接料弯板I和接料弯板II的磨损。
所述接料弯板I与耐磨衬板I及接料弯板II与耐磨衬板II的联接方式为可拆卸联接,当耐磨衬板I和耐磨衬板II磨损时,便于更换。
所述行走机构上设有锁紧机构,可以在工作或检修工况时用锁紧机构将行走机构与导轨固定,防止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系统分两种工况:工作状态和检修状态。在工作状态煤炭通过输送机卸载进入破碎机破碎,后经缓冲料斗II落入下部转载输送机上,缓冲料斗I在皮带机头的下方,可将皮带头卸载滚筒下方产生的煤泥水有效的导入转载输送机内,可解决煤泥水外溢至转载挡煤板外侧的现象,最终运出地面。检修状态是当破碎机故障后仍可保证生产的进行。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物料在运输中的问题;提高物料的运输效率;杜绝安全生产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检修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检修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缓冲料斗I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缓冲料斗I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缓冲料斗II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缓冲料斗II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上护罩I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上护罩I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上护罩II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上护罩II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轮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导轨、2为缓冲料斗I、3为缓冲料斗II、4为上护罩I、5为上护罩II、6为行走机构、7为输送机、8为破碎机、9为吊装环、10为接料弯板I、11为耐磨衬板I、12为接料弯板II、13为耐磨衬板II、14为接料弯板III、15为筋板I、16为连接板、17为侧弯板I、18为加强筋板、19为底板I、20为筋板II、21为侧弯板II、22为底板II、23为背板、24为侧弯板III、25为筋板III、26为筋板IV、27为顶板I、28为导流锤、29为侧板、30为接料弯板IV、31为顶板II、32为底板III、33为筋板V、34为挡尘帘、35为导流板、36为锁紧机构、37为轮架、38为防翻转板、39为限位板、40为转载输送机、41为轮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煤矿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煤矿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87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酚超微粉碎机进料仓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用颚式破碎机给矿料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