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压罐专用加热器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1381.6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6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评;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F16L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陈宏林 |
地址: | 1000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压 专用 加热器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热压罐专用加热器密封结构,属于为复合材料行业中热压成型技术领域,热压罐属于压力容器,其加热器属于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的配套产品。
背景技术
热压罐是复合材料成型固化生产工艺中的重要设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加热、冷却和加压、卸压,其中加热是通过加热器来实现。由于加热器放在热压罐的内部,而电气接线在热压罐的外部,所以要求加热器能够承受压力、密封性可靠、绝缘性好、并且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和更换。
目前的加热器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1壳体内腔,2壳体,3底座,4铜垫,5加热管,6压紧环,7锥头密封环,8压紧螺母,9电缆接杆。壳体内腔1是个带压的腔体,常压时,加热管5从壳体2内部腔体穿出,壳体2通过底座3压紧铜垫4达到密封要求。加热管5的密封是通过压紧螺母8旋紧,向下压压紧环6,从而迫使锥头密封环7向下移动,由于底座3与锥头密封环7端部都是锥面,在向下运动过程中,锥头密封环7锥面顺着底座锥面向加热管5管壁收缩,最终锥面顶部与加热管5管壁卡死,实现加热管的密封。锥头密封环7锥面顺着底座3的锥面向下运动过程中,两个锥面互相压合,从而实现密封。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要使锥头密封环7与加热管5管壁密封好,需要给压紧螺母8施加很大的力,造成锥头密封环7与加热管5管壁“抱死”,由于加热管5需要穿回壳体内腔1拆卸,抱死的锥头密封环7无法从加热管5管壁退出,造成加热管5无法拆卸,必须将加热管5从壳体内腔1切断,才能拆卸,即损坏了密封件,又给拆卸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设计提供了一种热压罐专用加热器密封结构,其目的是改善加热器的密封结构,使加热管能够顺利拆卸,密封件可多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种热压罐专用加热器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内腔(1)、壳体(2),底座(3)、铜垫(4)、加热管(5)、环形密封环(6)、锥头密封环(7)、压紧螺母(8)、电缆接杆(9),壳体内腔(1)是个带压的腔体,加热管(5)从壳体(2)内部穿出,壳体(2)通过底座(3)压紧铜垫(4)实现密封,加热管(5)的密封是通过压紧螺母(8)旋紧,向下压环形密封环(6),环形密封环(6)将向下的压力传递到锥头密封环(7),迫使锥头密封环(7)向下移动,使底座(3)上端与锥头密封环(7)下端的锥面紧密配合,其特征在于:在压紧螺母(8)和锥头密封环(7)上端之间设置一个环形密封环(6),该环形密封环(6)外侧的上、下端部分别加工有环状的外锥面(11),在锥头密封环(7)上端的内侧也加工有与外锥面(11)相配合的环状的内锥面(12)。加热管(5)的密封是通过压紧螺母(8)、锥头密封环(7)/环形密封环(6)底座(3)实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是:
1、加热器的安装和拆卸非常便捷,提高维修效率。
2、提高加热器密封的可靠性。
3、提高了密封件的使用次数。
4、提高设备可靠性,在同行业取得竞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器的环形密封环(10)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器的锥头密封环(7)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述:
参见附图2、3、4所示,该种热压罐专用加热器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内腔1、壳体2,底座3、铜垫4、加热管5、环形密封环6、锥头密封环7、压紧螺母8、电缆接杆9,壳体内腔1是个带压的腔体,加热管5从壳体2内部穿出,壳体2通过底座3压紧铜垫4实现密封,加热管5的密封是通过压紧螺母8旋紧,向下压环形密封环6,环形密封环6将向下的压力传递到锥头密封环7,迫使锥头密封环7向下移动,使底座3上端与锥头密封环7下端的锥面紧密配合,其特征在于:在压紧螺母8和锥头密封环7上端之间设置一个环形密封环6,该环形密封环6外侧的上、下端部分别加工有环状的外锥面11,在锥头密封环7上端的内侧也加工有与外锥面11相配合的环状的内锥面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13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复合材料成型设备
- 下一篇:A件侧切应力全自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