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6877.2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7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耿月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月芬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王丽巧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面积也在不断改善,对于大别墅一类的居所,由于面积较大,人们在各楼层间活动又比较繁琐,无疑会增大人们的运动强度,这就与居家休息的初衷相背离,于是家庭用电梯应运而生。目前,家用电梯一般需要安装在固定的梯井内,电梯在各层间上下运行,可以减轻人们的运动量。但是当楼层较多、电梯处于中间楼层时,电梯下方或上方的楼层板上就会不可避免的裸露出桥厢孔洞,这些桥厢孔洞如果不进行遮挡,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家用电梯,尤其适合应用在三层以上的楼层中,能够提高使用安全系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家用电梯,包括桥厢和驱动机构,所述桥厢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能够沿着各楼层楼板上预留的梯洞做升降运动,所述桥厢上方设有上顶盖,所述桥厢下方设有下顶盖,所述上顶盖和下顶盖能够与楼板上的梯洞相匹配,所述上顶盖和下顶盖均为一个以上。
优选的,所述楼层为三层,所述上顶盖包括上顶盖I和上顶盖 II,所述桥厢设置在上顶盖I和下顶盖之间。
优选的,所述下顶盖为伸缩式,所述下顶盖包括下盖板和下导柱,所述下盖板固定设置在下导柱底部,所述下导柱能够沿着桥厢侧壁的导槽上下伸缩。
优选的,所述上顶盖I通过支柱设置在桥厢上方,所述上顶盖II设置在上顶盖I上方,所述上顶盖II设置在上导柱上部。
优选的,所述支柱套装在上导柱外部,所述上导柱能够沿支柱内壁上下伸缩,所述上导柱下端设有驱动部件。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链条式升降机或曳引机配合钢丝绳和配重实现电梯的升降,或者选用丝杠配合蜗杆提升机。
优选的,所述上导柱和下导柱均为铝合金管件。
优选的,所述上顶盖和下顶盖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优选的,所述桥厢外侧厢门为透明材质,或厢门的中部、上部或下部为透明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桥厢在驱动机构驱动下在各楼层楼板上预留的梯洞中做升降运动,利用桥厢上下设置的上顶盖和下顶盖对桥厢上方或下方的梯洞进行封堵,避免人员从梯洞处坠落,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用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桥厢处于二楼时的状态图;
图3是桥厢处于三楼时的状态图;
图中:1-桥厢,2-楼板,3-梯洞,4-上顶盖,5-下顶盖,6-支柱,7-上导柱,8-驱动机构,41-上顶盖I,42-上顶盖II,51-下盖板,52-下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家用电梯,包括桥厢1和驱动机构8,所述桥厢1在驱动机构8的带动下能够沿着各楼层楼板2上预留的梯洞3做升降运动,所述桥厢1上方设有上顶盖4,所述桥厢1下方设有下顶盖5,所述上顶盖4和下顶盖5能够与楼板2上的梯洞3相匹配,所述上顶盖4和下顶盖5均为一个以上。
所述楼层为三层,以三层楼为例,所述上顶盖4包括上顶盖I41和上顶盖 II42,所述桥厢1设置在上顶盖I41和下顶盖5之间。当桥厢升至二楼时,如图2所示,上方的上顶盖 I和上顶盖 II分别对三楼的楼板及楼顶上梯洞进行封堵;当桥厢处于三楼时,如图3所示,利用桥厢下方的下顶盖对二楼楼板上梯洞进行封堵,利用桥厢上方的上顶盖I对楼顶上梯洞进行封堵。另外,在楼顶设置电梯房,方便对其进行维修。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下顶盖5为伸缩式,所述下顶盖5包括下盖板51和下导柱52,所述下盖板51固定设置在下导柱52底部,所述下导柱52能够沿着桥厢1侧壁的导槽上下伸缩。当桥厢处于一楼层时,下导柱收缩、下盖板可以贴在桥厢底部,避免占用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顶盖I41通过支柱6设置在桥厢1上方,所述上顶盖II42设置在上顶盖I41上方,所述上顶盖II42设置在上导柱7上部。上顶盖I距离桥厢底部的高度与楼层高相适应,可利用上顶盖 I和上顶盖 II分别对楼板上的预留梯洞进行封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月芬,未经耿月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6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轿壁拼缝修正装置
- 下一篇:电梯轿壁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