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型催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6984.5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6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赵维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维青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吐 顶头 上压板 抗菌 下压板 杆体 本实用新型 可动连接 医疗设备领域 弧形板体 陶瓷罩体 抑制细菌 陶瓷罩 消化科 顶开 罩体 口腔 体内 闲置 帮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科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抗菌型催吐器,该催吐器包括上压板、下压板、杆体、顶头和陶瓷罩体,上压板与下压板可动连接,上压板与下压板均为弧形板体,上压板与杆体可动连接,杆体一端设有顶头,顶头置于陶瓷罩体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型催吐器,通过催吐器自动顶开口腔后利用顶头催吐,闲置不用时利用抗菌罩体帮助顶头抑制细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科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抗菌型催吐器。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消化病分为胃肠病、肝病、胰胆疾病、内镜和其它疾病5个部分。在实际内科的诊断中,经常需要对病人的的胃液进行取样分析,此时就需要催吐,但是现有的催吐方式并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催吐方式不卫生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型催吐器,通过催吐器自动顶开口腔后利用顶头催吐,闲置不用时利用抗菌罩体帮助顶头抑制细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菌型催吐器,包括上压板、下压板、杆体、顶头和陶瓷罩体,上压板与下压板可动连接,上压板与下压板均为弧形板体,上压板与杆体可动连接,杆体一端设有顶头,顶头置于陶瓷罩体内。
具体地,所述上压板上焊连有轴孔,下压板上焊连有轴杆,下压板的轴杆与上压板的轴孔滑动配合,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还通过扭转弹簧相连。
具体地,所述陶瓷罩体为含有银离子的陶瓷制体,陶瓷罩体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具体地,所述顶头为弧形陶瓷头。
具体地,所述上压板与下压板不相连的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陶瓷层,下压板上设有轴环,杆体与轴环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型催吐器,通过催吐器自动顶开口腔后利用顶头催吐,闲置不用时利用抗菌罩体帮助顶头抑制细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压板与下压板自然放置时的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催吐时的示意图;
图中1.上压板,2.下压板,3.杆体,4.顶头,5.陶瓷罩体,6.扭转弹簧, 7.橡胶圈,8.陶瓷层,9.轴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催吐时的状态图。
一种抗菌型催吐器,包括上压板1、下压板2、杆体3、顶头4和陶瓷罩体 5,上压板1与下压板2可动连接,上压板1与下压板2均为弧形板体,上压板 1与杆体3可动连接,杆体3一端设有顶头4,顶头4置于陶瓷罩体5内。所述上压板1上焊连有轴孔,下压板2上焊连有轴杆,下压板2的轴杆与上压板4 的轴孔滑动配合,上压板1与下压板之间还通过扭转弹簧6相连。所述陶瓷罩体5为含有银离子的陶瓷制体,陶瓷罩体5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圈7。所述顶头4为弧形陶瓷头。所述上压板1与下压板3不相连的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陶瓷层8,下压板1上设有轴环8,杆体3与轴环8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维青,未经赵维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69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检测助走器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力度的百草枯中毒催吐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