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硬密封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7997.4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2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钱琪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市永安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F16K1/4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6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硬密封蝶阀。
背景技术
蝶阀在冶金、钢铁、石油化工、电力、水利、环保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蝶阀的密封性能是通过密封圈和阀板的密封连接实现的,但现有的蝶阀在高温高压情况下的耗损非常严重,普通的硬密封蝶阀的密封圈采用单一的金属材料制成,使用一段时间后综合性能较低,需要频繁更换,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综合性能较好的金属硬密封蝶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金属硬密封蝶阀,包括阀体、阀板以及固定在阀体顶部的电动手轮,电动手轮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阀杆,阀杆偏心贯穿阀体设置,阀板倾斜设于阀体的内腔,并偏心固定在阀杆上,阀体的内腔设有阀座,阀座通过密封组件与阀板密封配合,密封组件包括密封面和硬质密封圈I,密封面固定在阀座上,硬质密封圈I的两侧对称设有硬质密封圈II,硬质密封圈I和硬质密封圈硬质密封圈II套设在阀板的凹槽内,且硬质密封圈I与阀板之间设有软质密封圈I,硬质密封圈II与阀板之间设有软质密封圈II,阀体的背面通过螺钉固定有压板,压板的端部通过凸台对硬质密封圈II限位。
所述硬质密封圈II由不锈钢片和石墨片交错层叠为一体。
所述硬质密封圈I为不锈钢材质,且其厚度大于不锈钢片的厚度。
所述软质密封圈I的截面呈圆形,软质密封圈II的截面呈椭圆形,阀板的正面呈锥面状。
所述螺钉的头部与压板之间套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蝶阀通过两种硬质密封圈和软质密封圈实现阀板与阀座间更好的密封配合,也便于调节和维护,且采用双偏心安装结构,综合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动手轮,2、阀体,3、阀杆,4、阀板,5、阀座,51、密封面,6、硬质密封圈I,7、硬质密封圈II,71、不锈钢片,72、石墨片,8、软质密封圈I,81、软质密封圈II,9、压板,91、凸台,10、螺钉,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金属硬密封蝶阀,包括阀体2、阀板4以及固定在阀体2顶部的电动手轮1,电动手轮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阀杆3,阀杆3偏心贯穿阀体2设置,阀板4倾斜设于阀体2的内腔,并偏心固定在阀杆3上,利用双偏心结构对密封副进行磨损补偿,阀体2的内腔设有阀座5,阀座5通过密封组件与阀板4密封配合,密封组件包括密封面51和硬质密封圈I6,密封面51固定在阀座5上,硬质密封圈I6的两侧对称设有硬质密封圈II7,硬质密封圈I6和硬质密封圈硬质密封圈II7套设在阀板的凹槽内,且硬质密封圈I6与阀板4之间设有软质密封圈I8,硬质密封圈II7与阀板4之间设有软质密封圈II81,阀体2的背面通过螺钉10固定有压板9,压板9的端部通过凸台91对硬质密封圈II7限位,凸台91可嵌入硬质密封圈II7内,以达到更好的限位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硬质密封圈II7由不锈钢片71和石墨片72交错层叠为一体,较佳的组合方式为石墨片72紧贴压板9和阀板4,不锈钢片71紧贴硬质密封圈I6,硬质密封圈I6为不锈钢材质,且其厚度大于不锈钢片71的厚度,使得密封组件无论在室温室压还是高温高压工况下均具有优良的密封性。
软质密封圈I8的截面呈圆形,软质密封圈II81的截面呈椭圆形,软质密封圈均采用聚四氟乙烯等软质材料制成,确保阀门的高密封性,螺钉10的头部与压板9之间套设有弹簧11,避免压板9将硬质密封圈完全固定,阻扰其弹性形变;阀板4倾斜设置,且其正面呈锥面状,使阀门启闭迅速,流阻损失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市永安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启东市永安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79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