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滚动体毛坯自动化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9937.6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6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刚;徐祥龙;柳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龙腾滚动体制造有限公司;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27/06 | 分类号: | B21K27/06;B21K29/00;C21D9/36;C21D1/26;C21D1/74 |
代理公司: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6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5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滚动 毛坯 自动化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轴承滚动体毛坯自动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轴承滚动体毛坯的工艺流程依次为:钢材加热、热冲下料、二次加热、空气锤热锻或压力机热冲、切环带、球化退火、转成品球制造工序。虽然这种生产工艺技术成熟,设备相对简单,但消耗钢材与能源较多、加工余量大废品率较高加工场地转换多、运输费用高。而且,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大量的工人,生产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轴承滚动体毛坯自动化生产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滚动体毛坯自动化生产设备,
它包括料段输送机组件、安装在所述料段输送机组件任一侧且与其相配合的多台锯切机、安装在所述料段输送机组件端部用于根据物料质量对其进行重量分选的秤重分料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秤重分料组件下游的中频加热组件;它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中频加热组件下游且依次间隔设置的预成型机、螺旋压力机、冷却组件和退火炉,所述中频加热组件、预成型机和螺旋压力机之间均设置有用于转移物料的机器人。
优化地,所述分料组件包括与所述料段输送机组件相连接的阶梯式提升机、用于整理物料的梳理机、与所述梳理机相连接的秤重仪、推料气缸和分选后的盛料料筐。
优化地,所述中频加热组件包括入炉阶梯式提升机、与所述入炉阶梯式提升机相连接的输送链、罩设于所述输送链外的中频加热炉、设置于所述中频加热炉下游的测温仪器、设置于所述中频加热炉下游且与所述测温仪器相配合的三路料温分选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输送链端部的机器人取料杯。
优化低,机器人从所述取料杯取料输送到预成型机进行预压,然后再由机器人从第一工位取料放置到第二工位的成型模具内,由螺旋压力机实现终成型,成型后由设备自带的顶出机构顶出工件,再由机械手取料放置到控冷组件中实施控制冷却,最后进入球化退火炉实施等温球化。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轴承滚动体毛坯自动化生产设备,通过采用输料组件、提升机、中频加热组件、机器人等进行配合,能够实现对轴承滚动体毛坯的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制得的轴承滚动体毛坯由于压缩了余量,材料利用率提高了3~5%;能够实现了轴承钢材料的奥氏体晶粒度和碳化物颗粒尺寸的双细化处理,产品的抗回火稳定性显著提高,冲击韧性和接触疲劳寿命大幅度提高,网状碳化物级别可以控制在2级以下。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承滚动体毛坯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轴承滚动体毛坯自动化生产设备,它包括输料组件1、锯切机2、分料组件5、中频加热组件6、机器人7、预成型机8、螺旋压力机9和控制冷却组件10等。
其中,输料组件1可以采用现有的链板式输料。锯切机2有多台,它们安装在输料组件1的任一侧并与其相配合;将经检验合格的轴承钢棒材放置在锯切机2的料架上,拆捆后由其实现自动翻料、布料、送料、定尺和锯切。将锯切后的物料(轴承钢段)转移至输料组件1上并输送至分料组件5的阶梯式提升机53中。分料组件5安装在所述输料组件1的端部并位于其下游,用于根据物料质量对其进行分选。中频加热组件6设置在分料组件5的下游,用于对轴承钢物料进行加热。预成型机8、螺旋压力机9、冷却组件10和退火炉11均安装在中频加热组件6的下游,它们依次间隔设置,分别用于对物料进行预成型(包括去除氧化皮)、终锻成型、控制冷却以及球化退火。中频加热组件6、预成型机8和螺旋压力机9之间均设置有用于转移物料的机器人7和机械手;而螺旋压力机9、冷却组件10和退火炉11之间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人工或者输送链转移物料。分料组件5和中频加热组件6之间需要借助于人工和现有的工具转移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龙腾滚动体制造有限公司;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龙腾滚动体制造有限公司;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9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