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光束整形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9985.5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0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金传广;杜先鹏;郭俊兴;代启强;丁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小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9 | 分类号: | G02B27/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松园路17号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光束 整形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光扫描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光束整形透镜。
背景技术
在现有3D扫描模组技术中,光束整形透镜是一个关键元器件,直接关系到光束质量。目前光束整形透镜体积较大,一般由多个镜片组成透镜组来实现特殊结构的光斑,使得扫描模组的体积无法实现精简缩小,透镜调节精度要求较高,应用起来便利性大打折扣。
因此,现有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微型光束整形透镜,旨在解决光束整形透镜体积大,调节精度小,应用不方便的问题。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型光束整形透镜,包括位于光束入射侧的非球面准直面和位于光束出射侧的准直光斑非柱面扩束面,非球面准直面的光轴与准直光斑非柱面扩束面的光轴重合,激光光束经所述非球面准直面入射,由所述准直光斑非柱面扩束面出射得到线型结构光。
进一步的,非球面准直面与准直光斑非柱面扩束面的之间的中间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侧翼。
进一步的,侧翼的底面与非球面准直面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
具体的,准直光斑非柱面扩束面的纵切截面为抛物线形,该准直光斑非柱面扩束面所形成的夹角角度为100°。
具体的,微型光束整形透镜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均为平面。
具体的,微型光束整形透镜厚度为1.65mm。
具体的,微型光束整形透镜为光学玻璃整形透镜或有机玻璃整形透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光束整形透镜,微型光束整形透镜采用一体加工制作而成,制作简单,整体结构稳定,使用该结构可以实现光束整形透镜在封装过程中的无源准直;此外,该结构厚度尺寸微小,可以极大的缩减占用的体积,有助于减小3D扫描模组的厚度,使3D扫描模组应用更加灵活方便,适用领域更广。该结构侧翼粘接面积大,可以提高透镜粘接后的稳定性,使整个3D扫描模组光路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型光束整形透镜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型光束整形透镜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微型光束整形透镜,包括位于光束入射侧的非球面准直面102和位于光束出射侧的准直光斑非柱面扩束面104,非球面准直面102的光轴与准直光斑非柱面扩束面104的光轴重合,激光光束经非球面准直面102入射,由准直光斑非柱面扩束面104出射得到线型结构光。
非球面准直面102与准直光斑非柱面扩束面104的之间的中间部106两侧分别设置有侧翼108,中间部106为非球面准直面102的光轴与准直光斑非柱面扩束面104之间的链接部分。侧翼108的底面110与非球面准直面102的中心线112处于同一水平面,便于粘接固定侧翼108。
非球面准直面102充分利用光学表面的中心区域,尽可能减小透的整体厚度。准直光斑非柱面扩束面104的纵切截面为抛物线形,该准直光斑非柱面扩束面104所形成的夹角角度为100°,可以确保准直光斑扩束后得到的一字线的光斑质量光滑均匀无杂光。
微型光束整形透镜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均为平面,便于加工。
具体的,微型光束整形透镜厚度为1.65mm,微型光束整形透镜为光学玻璃整形透镜或有机玻璃整形透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小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小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99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碲酸盐群速度匹配光子晶体光纤
- 下一篇:一种包装机自动供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