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施工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0108.X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4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强;贾晓辉;陈登伟;蒋四礼;邱波;吴翔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瀚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8 | 分类号: | G06Q50/08;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林梅繁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施工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桥梁施工建设管理领域,具体涉及桥梁施工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发展,它以数字化的方式集成了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其所包含工程信息的完备性、一致性和关联性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阶段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存在断层这一问题,实现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而极大的提高工程建设和维护的效率与质量。
但是目前由于各类原因(BIM标准问题、软件本身的局限、现行的工程制度等),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尤其在桥梁等基础设施领域还远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现阶段运用BIM技术所产生的实际效益也还远未达到行业预期,尤其是现场一线技术人员和施工工人,普遍对BIM技术不了解,如何将重要的BIM信息有效传递给他们,帮助他们提升施工质量、降低作业风险,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将蕴含巨大价值的BIM技术应用到实际桥梁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切实提高桥梁工程行业应用BIM的水平和效益,这都是摆在桥梁工程从业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施工监控系统,该系统提高了整体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益,降低施工风险,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经济高效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桥梁施工管理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施工监控系统,包括二维码生成器、服务器、预期施工信息生成单元、施工信息实时采集单元、施工现场交互终端、施工监控管理终端及公众访问终端;二维码生成器分别与服务器、预期施工信息生成单元、施工信息实时采集单元连接,根据预期施工信息生成单元、施工信息实时采集单元所输入的信息生成不同权限的二维码,并将所生成的二维码输出到服务器中进行存储;服务器接收并存储预期施工信息生成单元输入的桥梁预期施工信息,以及施工信息实时采集单元输入的桥梁实时施工信息,并将桥梁预期施工信息、桥梁实时施工信息与二维码生成器所生成的不同权限的二维码进行关联;所述二维码采用物理标签形式或电子标签形式供施工现场交互终端、施工监控管理终端及公众访问终端扫描,施工现场交互终端、施工监控管理终端及公众访问终端通过扫描与其权限相应的二维码访问服务器以查看桥梁施工信息。
所述施工现场交互终端为移动终端或计算机,施工监控管理终端为移动终端或计算机,公众访问终端为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为移动电话或IPAD。
所述不同权限的二维码包括普通二维码、交互二维码及监控二维码,公众访问终端通过扫描普通二维码访问服务器,施工现场交互终端通过扫描交互二维码访问服务器,施工监控管理终端输入密码后扫描监控二维码访问服务器。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桥梁预期施工信息生成方面,充分利用了BIM软件搭建桥梁施工模型,并进行施工模拟以便施工人员识别工程重难点和潜在风险源,再进行相应的施工优化;利用二维码技术将桥梁预期施工信息(例如桥梁施工工程重难点、潜在风险源、重要工程信息)、桥梁施工进程的各项信息进行分解和编码,生成相应二维码物理标签和电子标签,存入桥梁施工项目的自有服务器或私有云/公有云服务器中,不同权限人员(分为普通公众、一线技术人员和施工工人、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扫码之后,即不同的访问终端,可以读取有差异化的BIM施工建设管理信息,从而更好的将BIM技术服务于桥梁建设和管理人员,以此来提升桥梁施工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促进BIM技术的工程实际应用,降低桥梁施工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桥梁施工监控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桥梁施工监控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瀚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瀚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01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