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0146.5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4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雁;蒋治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0 | 分类号: | G01G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范晓梅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注液量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电芯注液是其核心工序之一:注液量偏少,会严重影响电芯功率性能和寿命;注液量过多,则在化成过程中会产气膨胀,给电池带来安全风险。
目前,业界测定电池注液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卷绕裸电芯放置在盛满电解液的玻璃池中,静置吸附足够长时间(一般是12h),最后取出称重,通过比较裸电芯吸液前后的重量变化得到注液量;另外一种方法是先将电解液玻璃池放置在天平称上,再把裸电芯悬挂起来浸入电解液中,此时裸电芯禁止触底,静置吸附足够长时间(一般是12h),通过比较裸电芯吸液前后电解液玻璃池的重量变化得到注液量。
但是,这两种电池注液量测定方法存在以下缺点:首先,裸电芯未模拟实际装配中受到的夹具压力,只是以一个较自由松散的状态吸附电解液,会造成过量吸液,将给后续化成工序带来隐患。其次,由于没有成熟完善的测定装置,无法得知裸电芯在吸液过程中吸液量的变化规律,不能给今后设计电芯提供有效参考。最后,由于未提供保护罩,容易导致电解液挥发损失并对称重带来误差影响。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精确测定裸电芯的电解液吸收量的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精确测定裸电芯的电解液吸收量的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包括:
天平系统,包括天平底座、设置于天平底座上的天平支架和安装于天平支架上的载物架,天平支架装设有重量传感器;
电解液池,设置于载物架的正下方;
裸电芯系统框架,用于放置裸电芯系统,其装设于载物架上且设置成使至少部分裸电芯系统浸入电解液池中;
数据采集输出系统,其包括天平数据连接线和电脑,电脑通过天平数据连接线连接重量传感器。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天平系统还包括天平保护罩,电解液池位于天平保护罩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天平系统还包括天平保护罩,电解液池位于天平保护罩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天平支架的高度可调。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载物架靠近电解液池的一端设有载物开口,载物开口的宽度可调。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裸电芯系统包括两块固定板、固定螺钉和裸电芯,裸电芯通过固定螺钉夹紧于两块固定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天平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电解液池设于凹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裸电芯系统框架的下表面与电解液池底面的距离保持在4mm-10mm,且裸电芯系统框架与电解液池不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解液池内电解液的液面高度与裸电芯的中部位置相持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脑用于存储采集数据以及实时输出吸液量与时间规律曲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载物架通过连接销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天平支架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中的裸电芯处于与实际装配压力相当的夹紧状态,且整个测试过程在封闭的天平保护罩内完成,通过重量传感器实时测试输出裸电芯的吸液量,能够模拟裸电芯的实际装配状态并避免电解液的挥发误差,使得对裸电芯电解液吸收量的测试更加精确,有利于准确设定电芯注液量以及后续化成工序的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方便显示,天平保护罩已移除。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中天平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中天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电池注液量测试装置中裸电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天平系统100-天平底座102-天平支架
104-载物架 106-天平保护罩1000-凹槽
1020-固定端1022-连接端 1040-转动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01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