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头支架的紧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0620.4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4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小杰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七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2 | 代理人: | 刘毓珍 |
地址: | 51064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紧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球头支架的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内的后视镜都是通过支架连接,支架有多种,以其中一种球头支架(如附图1)为例说明后视镜的连接方式,支架一端安装在汽车内,另一端上设有球头。在连接后视镜的时候,球头穿过后视镜后壳,然后在后视镜后壳与球头的连接部分套装一个固定紧固环,以此来固定支架,避免支架从后视镜后壳脱落。
但是由于球头与后视镜后壳连接可以方便使用者自由调节后视镜的角度,那么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会频繁拧动,来适应不同角度的需要,然而后视镜后壳为塑胶材料,本身比较柔软,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用力过度、调整角度过大、温度变高、长期磨损等问题,导致后视镜后壳变形,固定环无法固定支架,会使支架脱落,造成损坏,因此使用固定环来固定支架不可靠,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利用固定环固定球头的时候,需要一定的安装空间才能将固定环套在后视镜后壳与球头的连接处,然而后视镜后壳的空间有限,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利于固定环的安装,且额外加固定环的成本也会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球头支架的紧固装置,用来解决支架固定不可靠容易脱落且紧固效果不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球头支架的紧固装置,包括供球头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后视镜后壳上,所述安装孔外同心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设有若干固定柱和防止安装框变形的加强筋,还包括固定球头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设有胀紧球头套和与固定柱数量相同的夹紧孔,夹紧孔与固定柱过盈配合。
安装时,首先取出球头支架,将支架的球头穿过安装孔,然后取出固定套,按照夹紧孔与固定柱相对的方向安装固定套,随着固定套接近球头,胀紧球头套包裹在球头表面,最后固定柱进入夹紧孔,从而将固定套嵌入安装框内,保证后视镜在转动时胀紧球头套实时包裹夹紧球头,同时有固定柱抵紧胀紧球头套,保证胀紧球头套不会掉落,安装框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抵住安装框,让安装框不会变形,从而保证整个后视镜后壳不变形,后视镜后壳不变形,球头支架就不会脱落,提高了球头支架固定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为四个,所述夹紧孔为四个。四个固定柱与夹紧孔配合,可以把球头固定的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四个所述固定柱分别位于安装框的顶点上。有助于固定柱将胀紧球头套抵紧,增加夹紧力,提高后视镜安装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的纵截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球头与后视镜后壳的连接处变形和球头支架的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胀紧球头套由若干胀紧单元组成,每一个胀紧单元与球头贴合的一面为弧面。弧面可以更好的与球头表面贴合,增大夹紧力,保证将球头固定的更加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胀紧球头套呈漏斗形。在胀紧球头套逐渐包裹球头的过程中胀紧球头套内的截面直径逐渐减小,将球头夹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与球头过渡配合。使后视镜安装稳定,不会发生晃动。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安装框和固定套的配合,将固定套嵌入安装框来固定球头,同时利用固定柱抵紧胀紧套来提高胀紧套对球头的夹紧力,实现球头支架有效固定,保证球头支架不会脱落。
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框与汽车后视镜后壳是一体的,生产更加简单,固定套直接安装在安装框内,不需要另外增加空间,在安装时更加方便同时节省后视镜后壳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球头支架的紧固装置背景技术中的球头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球头支架的紧固装置后视镜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球头支架的紧固装置固定套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如下:
球头1、后视镜后壳2、安装孔21、安装框22、固定柱221、加强筋222、固定套3、夹紧孔31、胀紧球头套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小杰,未经林小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06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内轮差主动防御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简易雨刮器的后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