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双支撑拱渐薄式挡墙的重力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2229.8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5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红;周小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2 | 分类号: | B01D45/02;B01D45/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5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拱渐薄式 挡墙 重力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力除尘装置,具体地是指一种带双支撑拱渐薄式挡墙的重力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余热回收锅炉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直接进入锅炉的废气中粉尘含量较大。对热管冲刷磨损大,且锅炉在运行约半年以后,就需要停产至少24小时清灰。停产期间热量无法回收,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烟气直排大气会造成严重污染。
传统的重力除尘器中的挡墙采用单拱结构,单拱挡墙由耐火材料的砖块砌筑而成。单拱挡墙上下厚薄均等,整体的重力很大,对底部的单拱承受很大的重力。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坍塌损坏,使重力除尘器失效。
除尘装置下部热排灰口传统的方式采用水冷套管模式,传统水冷套管易堵塞,易破漏,且下灰效率低下,增加了很多人工维护与经济成本。
一种挡墙重力较轻承受能力强,排灰口高效易于维护寿命较长的重力除尘器亟待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双支撑拱渐薄式挡墙的重力除尘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挡墙式结构的重力除尘器的挡墙重力过大、承重能力不强、排灰口易坏低效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双支撑拱渐薄式挡墙的重力除尘装置,包括圆柱体上部与倒圆锥体下部组成的壳体,设于壳体的圆柱体上部轴向两侧的与壳体内部连通的废气进口与废气出口,设于壳体内部轴向中间垂直于废气进口与废气出口的挡墙,连接于壳体下部呈倒圆锥体的灰仓,连接在灰仓底部的格式阀;所述挡墙下部设有第一挡墙拱,挡墙中部设有第二挡墙拱,挡墙截面呈直角梯形,下底长度大于上底长度,倾斜的腰与下底呈80度角,梯形直角所在的腰正对废气进口,倾斜的腰对应废气出口。
所述挡墙下底面低于废气进口与废气出口的下底面,高于壳体倒圆锥体下部。
所述壳体内壁砌有保温砖,保温砖内壁砌有重质粘土砖。
所述灰仓内壁上涂有浇注料。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采用双支撑拱渐薄式挡墙,解决了以往挡墙为了兼顾强度和自重不能太大而导致的大面积垮塌现象。
2.采用热排灰口摒弃传统的水冷套管模式,传统水冷套管易堵塞,易破漏,且下灰效率低下。
3.采用下部缓冲灰仓设计,自然冷却,设置高低料位,达到高料位即排灰,至低料位则停止排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支撑拱渐薄式挡墙正面示意图。
图1至图2中:1壳体,2废气进口,3废气出口,4挡墙,5灰仓,6格式阀,7第一挡墙拱,8第二挡墙拱,9保温砖,10重质粘土砖,11浇注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至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和附图2。一种带双支撑拱渐薄式挡墙的重力除尘装置,包括圆柱体上部与倒圆锥体下部组成的壳体1,设于壳体1的圆柱体上部轴向两侧的与壳体内部连通的废气进口2与废气出口3,设于壳体1内部轴向中间垂直于废气进口2与废气出口3的挡墙4,连接于壳体1下部呈倒圆锥体的灰仓5,连接在灰仓5底部的格式阀6;所述挡墙4下部设有第一挡墙拱7,挡墙4中部设有第二挡墙拱8,挡墙4截面呈直角梯形,下底长度大于上底长度,倾斜的腰与下底呈80度角,梯形直角所在的腰正对废气进口2,倾斜的腰对应废气出口3。
所述挡墙4下底面低于废气进口与废气出口的下底面,高于壳体1倒圆锥体下部。
所述壳体1内壁砌有保温砖9,保温砖9内壁砌有重质粘土砖10。
所述灰仓内壁上涂有浇注料11。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22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空气净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加热炉炉温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