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岩石切割仪的油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3197.3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0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翔;刘雨婷;曾顺鹏;熊川洪;巴悦;严骐;闫茜;章哲宇;冀政;刘先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L3/16 | 分类号: | F16L3/16;B28D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涂强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岩石 切割 油管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石切割仪线切割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石切割仪线切割冷却供油管的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岩石切割通常是采用线切割,在切割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和粉尘,因此在加工时需要不断采用油液冷却、清洗,而现有的油管容易弯曲晃动,使油管难以一直保持对准切割线,其安装稳固性较差,导致冷却、清洗效果不佳,而常见的软轴,质地较硬,不易长距离挠曲敷设,且对于安装空间要求比较空旷,对于复杂的切割仪也不适用,再次,若采用较软的油管或者软轴,在切割仪上使用时,时间一久因为振动、触碰又很容易移位,因此难以达到供油管灵活度和安装稳固性兼备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岩石切割仪的油管固定装置,该用于岩石切割仪的油管固定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油管安装固定时稳固性和灵活性不能兼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岩石切割仪的油管固定装置,包括与切割仪螺栓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自由端设有螺纹孔,且连杆在绕其铰接轴旋转至任意位置时均可保持静止状态;
还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指钳和第二指钳,所述第一指钳和第二指钳均包括呈C型的夹板和连接于所述夹板其中一个圆弧端上的连接板,两夹板的另一个圆弧端铰接,两连接板螺栓连接,以使得两夹板固定拼合成一个用于夹住油管的夹孔;在其中一个连接板的顶端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其中一块连接板上固定有螺柱,所述螺柱与所述连接板垂直,另一块连接板上延其长度方向设有条孔,以使得所述另一块连接板在旋转并与所述其中一块连接板紧密贴合时,所述螺柱可以伸入所述条孔内,所述螺柱上拧有可将两连接板压紧的蝴蝶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对称布置的一对支座,所述支座包括相互垂直的均成板状的底板和吊耳,所述底板紧贴所述切割仪连接固定,两吊耳之间插有所述连杆的铰接端,压紧螺栓贯穿其中一块吊耳后紧紧地压在所述连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螺栓末端伸入所述连杆侧面的光滑盲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杆与夹持部上连接板之间的较为紧密的铰接来实现夹持部的位置调节,而夹持部与连杆之间采用螺杆联接,通过拧动螺杆又可实现夹持部的转动,进一步调节其设置位置,更好地清洗、冷却切割部位。而夹持部采用一对C型的夹板来快速实现装拆夹紧,十分便于操作,工作效率高。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在具备高度灵活调节功能的前提下还具有安装牢靠,位置稳定性好的优点,可以保证较好的切割线处的冷却、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夹紧油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夹有油管的夹持部松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装座安装连杆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岩石切割仪的油管固定装置,包括与切割仪1螺栓连接的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上铰接有连杆3,所述连杆3的自由端设有螺纹孔,且连杆3在绕其铰接轴旋转至任意位置时均可保持静止状态,实现该结构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直接购买铰接的松紧度较紧的活页、铰链,或者自制铰链时,铰接轴与铰接轴套之间设计较小间隙,以能保证连有其他附件后的连杆3转到任意位置时均可静止。还包括夹持部4,所述夹持部4包括第一指钳401和第二指钳402,所述第一指钳401和第二指钳402均包括呈C型的夹板和连接于所述夹板其中一个圆弧端上的连接板,两夹板的另一个圆弧端铰接,两连接板螺栓连接,以使得两夹板固定拼合成一个用于夹住油管5的夹孔;在其中一个连接板的顶端固定有螺杆403,所述螺杆403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从而使夹持部4与连杆3连接固定,将油管5固定设置在切割线(即图1中连杆3右侧的一对竖直设置的虚线所示)的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31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管线
- 下一篇:管路防护组件和具有其的净饮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