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近壁热源用节能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4603.8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1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丁希君;刘恺;赵晴;高琼旻;王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9/06 | 分类号: | F24D19/06;F28F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源 节能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近壁热源用节能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贴壁电热槽、散热器、壁灯、壁挂屏等近壁热源的上方后墙处常常会形成明显污渍,俗称“黑魔尘(Black Magic Dust)”现象。研究表明,这些污渍主要由粉尘颗粒沉积造成,其形成速度极快,消除之后在短时间内又会再次形成,且被污染的墙面、物品难以修复,因此会严重影响墙面美观、破坏室内环境,甚至污损图书档案、艺术珍品和文物古迹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一些学者采用给近壁热源加罩、在近壁热源上方设置挡板、在近壁热源上设导流装置等方法来减少近壁热源后墙处粉尘颗粒的沉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或减轻了近壁热源上方的“黑魔尘”现象,但与此同时也使更多的颗粒物悬浮于室内空气中。由于空气悬浮颗粒物中含有较多小粒径的可吸入颗粒物,因此会造成人体吸入性危害。如果再购置空气净化器等进行除尘,不仅投入高,而且还需要额外消耗能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近壁热源用节能除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近壁热源用节能除尘装置,包括连接在近壁热源靠墙一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近壁热源底部平齐,且支撑板顶部高于近壁热源0.5-2米;支撑板面向近壁热源一侧设置有沉灰斗,所述沉灰斗外缘紧贴近壁热源,沉灰斗中插装有与支撑板贴覆设置的集尘板,所述集尘板为粗糙表面,且集尘板的表面粗糙度数值随集尘板的高度发生变化,集尘板的表面粗糙度根据模拟所得热气流与壁面的温差大小确定,符合LogNormal曲线分布;位于支撑板另一侧贴墙设置的降温水箱与支撑板扣合相连。
所述支撑板由铰接相连的上段、中段和下段组成,支撑板处于折叠状态时呈倒U形覆盖在近壁热源顶部,用于近壁热源在非工作状态时的表面防尘,以期保持清洁。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中段的宽度大于近壁热源顶部宽度2-6厘米,使支撑板具有更好的防尘效果。
所述支撑板表面靠墙一侧一体化设置有多个高度为3-7毫米的凸台,所述降温水箱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凹槽,使降温水箱紧密贴合在支撑板上,防止下落。
所述支撑板两侧设置有用于与近壁热源相连的挂钩。
所述沉灰斗与所述支撑板底部平齐,沉灰斗内设置有用于插装所述集尘板的插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避免近壁热源对其上方后墙造成的污损,同时在不额外消耗能源的情况下脱除室内悬浮颗粒,减少吸入性颗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上述集尘板表面的粗糙度根据热气流与壁面间的温差大小设置,有的放矢地在热泳作用较大处(即颗粒易沉积区域)增大集尘板表面的粗糙度,有效增加颗粒沉积,提高了集尘效果;同时因有针对性地在集尘板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粗糙度设置,充分避免了在整个集尘板表面设置单一性的高粗糙度,从而减小了气流流动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支撑板与集尘板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LogNormal曲线拟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46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