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顶管对接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6138.1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6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沈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金玉雄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F16L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对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管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顶管对接的装置。
背景技术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顶管重量较大,因此如何实现顶管的快速平稳对接是个难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起重机进行装吊,在空中完成对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顶管对接的装置,解决现场施工时,顶管不易对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顶管对接的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装置、升降台、缓冲装置、载物台,所述的升降台通过升降装置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载物台通过缓冲装置设置在升降台上,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立柱、套管、弹簧,所述的立柱下端固定在升降台上,套管套于立柱外,套管上端与载物台固定连接,下端通过弹簧与升降台连接;所述的载物台为半圆筒状。
施工时,将顶管直接吊起放置在载物台上,载物台为半圆筒状,将顶管半包裹,在对接时顶管不会随意滚动。在放置时,由于弹簧的作用,起到缓冲的作用,可有效防止顶管的损坏。完成顶管放置后,升降装置将升降台抬起,即可进行快速对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载物台上设置有传送带,传送方向自载物台截面的一端沿半圆弧至截面另一端。顶管内设置有许多需要与前一段顶管对接的组件,因此需要对顶管进行旋转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送带数量为两个,一个设置在载物台的半圆筒一端,另一个设置在载物台的半圆筒另一端。设置两个传送带可调整顶管两端角度,进一步提高对接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送带上设置有橡胶的条状凸起,与传送带传送方向垂直设置。在传送带运动对顶管进行翻转时,条状凸起更加容易带动顶管旋转,同时条状凸起为橡胶材质,避免对顶管造成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为长方体,在其四周底面设置有千斤顶。针对地面不平时,可调节千斤顶将底座顶起,以达到平衡。
作为优选,所述的条状凸起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直角边固定于传送带上,另一个直角边位于传送带传送方向一侧,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传送带传送方向相背,更利于带动顶管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完成顶管对接,并且防止顶管损坏;本实用新型能在对接时对顶管进行旋转,便于顶管内部组件的对接;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传送带可调整顶管两端角度,进一步提高对接精度;本实用新型在传送带上设置有橡胶的条状凸起,便于顶管旋转的同时避免对顶管造成磨损;本实用新型底座四周底面设置有千斤顶,地面不平时,可调节千斤顶以达到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此种便于顶管对接的装置的结构,下面结合图例列举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便于顶管对接的装置,包括底座1、升降装置6、升降台2、缓冲装置、载物台5,所述的升降台2通过升降装置6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的载物台5通过缓冲装置设置在升降台2上,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立柱3、套管4、弹簧7,所述的立柱3下端固定在升降台2上,套管4套于立柱3外,套管4上端与载物台5固定连接,下端通过弹簧7与升降台2连接;所述的载物台5为半圆筒状。
施工时,将顶管直接吊起放置在载物台5上,载物台5为半圆筒状,将顶管半包裹,在对接时顶管不会随意滚动。在放置时,由于弹簧7的作用,起到缓冲的作用,可有效防止顶管的损坏。完成顶管放置后,升降装置6将升降台2抬起,即可进行快速对接。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金玉雄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金玉雄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61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