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养鸡喂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8085.7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6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琼;吴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39/014 | 分类号: | A01K39/0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3105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养 喂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养鸡喂食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鸡蛋的需求和肉鸡的需求越来越绿色化,使得一些养殖产业越来越回归原始,散养鸡的鸡肉和鸡蛋的价格,比现代化养殖的鸡的价格要高得多,致使散养鸡并未被现代化养殖取代,甚至市场比现代化养殖的还要广阔,所以散养鸡的农户越来越多,而针对于散养鸡,散养鸡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要大得多,比如散养鸡的喂食,散养鸡的农户,要在散养鸡需要喂食的时候,按时把鸡饲料配好搅拌好,再随意洒在鸡吃食的地方,由于散养鸡一天至少需要两次喂食,这样不仅会浪费饲料,并且还浪费了大量的精力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养鸡喂食机,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养鸡喂食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筒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筒体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筒体分隔为储料并混料的上部空间与出料的下部空间,所述隔板的上部设置搅拌桨叶,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连通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的落料口,所述落料口处设置有用以启闭落料口的旋转封口板。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叶的转动轴穿过隔板后经皮带轮组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搅拌桨叶由第一电机驱动转动。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叶的转动轴、皮带轮组件以及第一电机的外侧设置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旋转封口板经中心轴与隔板相铰接,所述旋转封口板的外边沿设置有啮合齿,所述旋转封口板经齿轮组件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旋转封口板由第二电机驱动转动。
优选的,所述入料口处铰接有旋转封盖,所述旋转封盖上设置有转动手柄。
优选的,多个所述出料口呈反射状布置在筒体的外侧壁,所述下部空间在落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设置有锥形导料板。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上方设置有锥形罩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者只需要将满足多次喂食的原材料投入至本实用新型中,就能实现后续的多次自动喂食,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易于操作,高效便捷。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锥形导料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筒体,2-入料口,3-出料口,4-隔板,5-搅拌桨叶,6-落料口,7-旋转封口板,8-皮带轮组件,9-第一电机,10-挡板,11-齿轮组件,12-第二电机,13-旋转封盖,14-转动手柄,15-锥形导料板,16-锥形罩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4所示,一种散养鸡喂食机,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上部设置有入料口2,所述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筒体1的中部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将筒体1分隔为储料并混料的上部空间与出料的下部空间,所述隔板4的上部设置搅拌桨叶5,所述隔板4上开设有多个连通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的落料口6,所述落料口6处设置有用以启闭落料口6的旋转封口板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桨叶5的转动轴穿过隔板4后经皮带轮组件8与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搅拌桨叶5由第一电机9驱动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桨叶5的转动轴、皮带轮组件8以及第一电机9的外侧设置有挡板10,所述搅拌桨叶5的转动轴、皮带轮组件8以及第一电机9均设置在下部空间内,所述挡板10可以避免饲料进入上述传动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封口板7经中心轴与隔板4相铰接,所述旋转封口板7的外边沿设置有啮合齿,所述旋转封口板7经齿轮组件11与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旋转封口板7由第二电机12驱动转动,所述齿轮组件11与第二电机12均设置在隔板4的底部,也就是下部空间的上部、落料口6的旁侧,饲料不会影响旋转封口板7的传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入料口2处铰接有旋转封盖13,所述旋转封盖13上设置有转动手柄14,通过转动旋转封盖13调节与筒体1上部的重叠程度从而可以调节入料口2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未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8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