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导电排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8474.X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2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卞光辉;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泽节能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2 | 分类号: | H01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导电 套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排,特别涉及一种紧凑型导电排套件及其应用,属于电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导电排又称铜排或铜母排或铜汇流排,是由铜材质制作的,截面为矩形或倒角(圆角)矩形的长导体,由铝质材料制作的称为铝排,在电路中起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的作用。
三相电用三个导电排构成导电排套件,三个导电排在平面内铺展排布,会占用较多的空间。现有的电气控制装置要求体积小且散热佳,这要求导电排套件的排布突破传统的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紧凑型导电排套件,并且加工简便、成本低廉。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电排,由L型金属排折弯形成;L型金属排在折弯前包括在同一平面内连成一体的金属排第一子部和金属排第二子部;L型金属排在折弯后,金属排第一子部和金属排第二子部分别位于相交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
进一步地,金属排第一子部和金属排第二子部垂直。
进一步地,金属排第一子部和金属排第二子部的横截面均为矩形。更进一步地,金属排第一子部的横截面与金属排第二子部的横截面为形状不同的矩形。
进一步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垂直。
进一步地,L型金属排由紫铜或铝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导电排套件,至少包括两个金属排,且其中至少包括一个折弯后的L型金属排。
进一步地,导电排套件包括平行排布的第一导电排、第二导电排和第三导电排,第二导电排置于第一导电排和第三导电排之间,第一导电排和第三导电排为折弯前的L型金属排,第一导电排和第三导电排为折弯后的L型金属排。
进一步地,导电排套件包括平行排布的第一导电排、第二导电排和第三导电排,第一导电排、第二导电排、第三导电排均为折弯后的L型金属排。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气装置,使用上述导电排和导电排套件连接电气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导电排套件加工简便、成本低廉,有效利用了电气装置有限的内部空间,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导电排套件和电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导电排2由L型金属排折弯形成,L型金属排在折弯前包括在同一平面内连成一体的金属排第一子部21和金属排第二子部22,L型金属排在折弯后,金属排第一子部21和金属排第二子部22分别位于相交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一般而言,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垂直,因此金属排第一子部21和金属排第二子部22垂直。
L型金属排由紫铜或铝合金制成,金属排第一子部21和金属排第二子部22的横截面均为矩形。金属排第一子部的横截面与金属排第二子部的横截面可以是相同的矩形,也可以是形状不同的矩形。金属排横截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上述导电排套件用在电气装置中,比如如图1所示的电机控制装置。使用三相电的电气装置,需要用到三个导电排,图1中,导电排1、导电排2、导电排3的主体平行布置,且导电排2位于导电排1和导电排3之间。其中导电排2是如上述的折弯后的L型金属排,导电排1和导电排3是普通的导电排。
为了保持必要的电气绝缘性能,导电排1、导电排2和导电排3相邻间必须保持间隔。若按照现有技术的导电排平铺排布,导电排组的总宽度是三个导电排的宽度加上两个间隙的宽度。按照本实施例的方式,导电排组的总宽度是两个导电排的宽度加上一个导电排的厚度再加上两个间隙的宽度,这大大优于现有技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导电排1、导电排2和导电排3全部选用折弯后的L型金属排。这样导电排组的总宽度为三个导电排的厚度加上两个间隙的宽度。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泽节能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东泽节能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84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升降平移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