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隔热隔音一体化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9538.8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4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洁;林伟;仲心卓;郑优萍;黄小燕;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94 | 分类号: | E04B2/94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隔热 隔音 一体化 再生 骨料 混凝土 幕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隔热隔音一体化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属于建筑装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量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而高层建筑的外墙装饰等方面又有较高要求,如轻质、耐腐蚀、防水等。在如是的背景下,幕墙应运而生。当前幕墙主要有玻璃幕墙和混凝土幕墙两大类,混凝土幕墙由于其强度高,生产安装便利而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现有混凝土幕墙主要为清水混凝土幕墙,风格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保温隔热隔音一体化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本实用新型采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降低生产成本,缓解环境压力。工厂模式化生产保温隔热隔音一体化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能提高构件的强度和耐久性,且省去现场支模,养护,拆卸等工序,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及实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解决方案。
(1)一种保温隔热隔音一体化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其特征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主体(1)内部布有钢筋网(3),预设螺栓孔(4),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主体(1)与铝合金板面层(2)通过环氧树脂砂浆(5)粘合,铝合金板面层(2)外表面喷涂氟碳树脂(6)。
(2)本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主体(1)采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颗粒内部含有大量气孔,减轻构件质量,同时起到保温、隔热、隔音的作用,表面粗糙,棱角多,与水泥浆胶结牢固;掺加适量的发泡剂,使混凝土构件内部含有大量的封闭气孔,实现保温、隔热、隔音的目的的同时,使混凝土构件的质量下降30%-40%。
(3)本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主体(1)内部布有钢筋网(3),以提高幕墙的整体强度,并防止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主体(1)与铝合金板面层(2)变形不协调而被拉裂。
(4)本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主体(1)内四角布置预设螺栓孔(4),用于安装幕墙时与内部墙体连接。
(5)本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主体(1)与铝合金板面层(2)通过环氧树脂砂浆(5)粘合,环氧树脂胶泥寿命长,施工方便,长期浸泡在水里寿命在50年以上。
(6)本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的铝合金板面层(2)质量轻,塑性好,铝合金板面层(2)表面喷涂氟碳树脂(6)。氟碳树脂(6)耐候性能优异,流平性强,保光、保色、保洁性能优良,十五年不变色、不裂化,高附着力,良好的机械性能,漆膜装饰性能好,丰满光亮、硬度高,耐化学品性能好。
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主体(1)角落预设螺栓孔(4),用于连接内部墙体。
所述环氧树脂砂浆(5)厚度为5mm。
所述铝合金板面层(2)厚度为3mm,外表面喷涂氟碳树脂(6),氟碳树脂(6)厚度为30u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构件均由工厂预制,不仅构件质量有保障,而且省去了在施工现场繁琐的支模,养护,拆卸工序,减少了施工污染,有优质、省时、高效、轻便、环保等优点。
(2)本幕墙主体使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降低生产成本,缓解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生产和发展。
(3)本幕墙采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并掺加适量的发泡剂,较大程度上减轻了幕墙的重量。铝合金板面层使幕墙的形态多变,适应现代建筑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保温隔热隔音一体化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立体图。
图2是一种保温隔热隔音一体化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剖面图。
图3是一种保温隔热隔音一体化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配筋图。
在图中,再生骨料混凝土幕墙主体(1),铝合金板面层(2),钢筋网(3),预设螺栓孔(4),环氧树脂砂浆(5),氟碳树脂(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显而易懂,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供参考及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9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板与结构收口节点
- 下一篇:一种隔热防水的控制室屋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