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路短路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1118.9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4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蔡双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修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31/28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7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21511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短路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路短路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阶段和日常使用中都经常需要对电源的短路保护功能进行测试。电气设备中的电路板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弯折、高温、焊锡等过程会造成电路开路或短路,针对这种开短路的现象,行业中大都使用数字万用表单点测量,使用数字万用表测试节点数据少,同时测量速度相当的慢,对于大批量的产品测试,制造商在出货前对产品进行飞针测试,这种测试方式无法检出电路其他走线的开短路,如若进行逐一检测,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同时测试效率也会大幅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同时对多个待检测电路进行短路功能测试,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的电路短路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路短路检测装置,用以测试电路的短路保护功能,包括测试模块、控制模块、供电单元、示波器、通知显示器以及测试板,所述供电单元与测试板相连,所述测试板的输出端连接测试模块,所述测试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通知显示器和示波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电单元内设有多个电源模块,所述测试板上设有多个待测电路底座,所述测试板对应多个电源模块设置有多组输入引脚以及输出引脚,所述每组输入引脚连接至一电源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知显示器包括显示模块、指示模块和蜂鸣器,所述显示模块、指示模块和蜂鸣器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块还具有与上位机连接通信的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模块为可触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指示模块为LED指示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试模块包括直流电压测量模块、电阻信号测量模块和电流信号测量模块。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路短路检测装置,可同时对多个待检测电路进行短路功能测试,工作效率较高,通知显示器可显示具体的开短路线路,便于检测和维修,操作方便,解决了在测试电路过程中无法显示出具体开路或短路之引脚数,不能统计出每个引脚的开路或短路次的问题,同时节省大量人力和工时,降低人工成本,明显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路短路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供电单元、2-测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阅图1,一种电路短路检测装置,用以测试电路的短路保护功能,包括测试模块、控制模块、供电单元1、示波器、通知显示器以及测试板2,所述供电单元1与测试板2相连,所述测试板2的输出端连接测试模块,所述测试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用以处理待检测电路信息,所述控制模块还具有与上位机连接通信的接口,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通知显示器和示波器相连接。
所述供电单元1内设有多个电源模块,所述测试板2上设有多个待测电路底座,所述测试板2对应多个电源模块设置有多组输入引脚以及输出引脚,所述每组输入引脚连接至一电源模块。
所述通知显示器包括用于显示检测结果的显示模块、指示模块和蜂鸣器,所述指示模块为LED指示灯,所述LED指示灯可以为LED 球泡灯、LED日光灯、LED射灯、LED灯条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显示模块为可触显示屏,所述显示模块、指示模块和蜂鸣器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的接口可以采用TTL通信模块代替,所述的TTL 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测试模块包括直流电压测量模块、电阻信号测量模块和电流信号测量模块,通过流电压测量模块、电阻信号测量模块和电流信号测量模块得到待检测电路的电路信息,以确定电路短路情况。
本装置采用FPGA做信号发生装置,同时存储显示系统使用计算机根据电路情况进行处理,一般万用表的测试节点数据少,本实用新型可采集数据最多至256个节点,极大地提升了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修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修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11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尾翼
- 下一篇:点火锁(WS033K‑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