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废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2353.8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4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汤广斌;甘世杰;李观辉;潘幸辉;孙玉东;宁吉全;马林;闫彦峰;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顺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30 | 分类号: | B01D46/30;B01D53/00;B01D53/18;F23G7/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463005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废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废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废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其生产车间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废气,废气的直接排放则会导致空气的污染,现有的废气回收装置,都是针对个别气体进行特别设置的回收装置,致使需要在每一个生产车间设置一个相应的废气回收装置,导致资源大量浪费,生产成本升高,因此现有的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回收多种废气的回收装置。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废气回收装置,包括废气回收室和燃烧室,该废气回收室包括外壳,外壳从上至下包括吸附腔,冷凝腔和收集腔,吸附腔,冷凝腔和收集腔中贯穿第一导管,吸附腔的上部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连接第一导管一端,第一导管在吸附腔和冷凝腔内从上至下呈S型分布,吸附腔的第一导管内填充活性炭,冷凝腔内设有流动的冷凝液,收集腔内设有冷凝液收集罐和洗液罐,冷凝液收集罐的上端面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一导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进气口连接,第二出气口通过第二导管与洗液罐连通,该第二导管伸入洗液罐的底部,所述的洗液罐底部还有排水管,该排水管伸出外壳,所述的洗液罐顶部设有第二出气口,该第二出气口连接第三导管,该第三导罐连通燃烧室。
进一步的,所述的吸附腔内的第一导管内填充活性炭,该活性炭分为数段,每段活性炭中间设有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凝腔一侧上部设有进液口,与进液口相对的一侧下部设有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收集罐为密闭的罐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洗液罐内呈装半瓶蒸馏水。
进一步的,所述的洗液罐上还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出安装浮球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燃烧室包括燃烧器和燃烧锅炉。
本实用新型设置废气回收室和燃烧室,将废气经过吸附、冷凝、水洗和燃烧后,将废气充分回收和利用,回收后的气体可重新利用,并且可将多种废气汇聚一起处理,减少工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的一种新型的废气回收装置,包括废气回收室和燃烧室6,该废气回收室包括外壳,外壳从上至下包括吸附腔1,冷凝腔2和收集腔3,吸附腔1,冷凝腔2和收集腔3中贯穿第一导管102,吸附腔1的上部设有第一进气口101,第一进气口101连接第一导管102一端,第一导管102在吸附腔1和冷凝腔2内从上至下呈S型分布,吸附腔1的第一导管102内填充活性炭103,所述的冷凝腔2一侧上部设有进液口201,与进液口201相对的一侧下部设有出液口202,进液口201和出液口202出分别设有阀门203,冷凝腔2内设有流动的冷凝液,收集腔3内设有冷凝液收集罐301和洗液罐302,冷凝液收集罐301的上端面设有第二进气口3011和第一出气口3012,冷凝液收集罐301的底部设有排液口3013,第一导管102的另一端与第二进气口3011连接,第一出气口3012通过第二导管4与洗液罐302连通,该第二导管4伸入洗液罐302的底部,所述的洗液罐302底部还有排水管3021,排水管3021上设有阀门,该排水管3021伸出外壳,所述的洗液罐302顶部设有第二出气口3022,该第二出气口3022连接第三导管5,该第三导管5连通燃烧室6,所述的燃烧室6包括燃烧器601和燃烧锅炉602,所述的吸附腔1内的第一导管102内填充活性炭103,该活性炭103分为数段,每段活性炭103中间设有间隔,所述的冷凝液收集罐301为密闭的罐体,所述的洗液罐302内呈装半瓶蒸馏水,所述的洗液罐302上还设有进水口3023,该进水口3023处安装浮球阀3024,浮球阀3024连接进水装置。
使用时,废气进入吸附腔1将大颗粒物质过滤掉,在进入冷凝腔2,冷凝后的一部分废气进入冷凝液收集罐301,其余气体进入洗液罐302,溶于水的气体被吸收,其余气体进入燃烧室6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顺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顺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23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