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导电结构以及包括印刷导电结构的发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3194.3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7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安;张哲铃;黄恩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华冠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H01L33/52;B41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先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48 | 代理人: | 刘海英,王海燕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导电 结构 以及 包括 发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印刷导电结构以及包括印刷导电结构的发光模块,特别是一种具有以印刷方式形成的电阻的印刷导电结构以及包括印刷导电结构的发光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在市场上的需求量逐渐达到饱和,业者们开始把重心放在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外观设计上,以期望自家的消费性电子产品能够自市场上众多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装饰手机、平板电脑或是笔记本电脑等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外壳以提升其整体质感,目前常用的设计包括将发光模块设置于外壳中,使得发光模块发出的光线可穿过外壳上的镂空图案,借此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现有的发光模块通常是使用印刷电路板做为供电线路结构,并且在印刷电路板上焊接电阻以调控供电线路的供电电压。然而,面对消费性电子产品薄型化以及绿色生产的需求,开发不需使用微影蚀刻制程、焊接制程或电镀制程的薄型化供电线路结构已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印刷导电结构以及包括印刷导电结构的发光模块,借着具有以印刷方式形成的电阻的印刷导电结构,解决发光模块需使用微影蚀刻制程、焊接制程或电镀制程所制备的印刷电路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印刷导电结构,包括一基材、一第一线路图案、一第二线路图案与一第三线路图案。第一线路图案与第二线路图案由印刷于基材的一表面的一第一导电油墨所形成。第一线路图案与第二线路图案之间具有一间隙。第三线路图案由印刷于基材的表面的一第二导电油墨所形成。第三线路图案直接连接第一线路图案与第二线路图案。第一导电油墨具有一第一电阻率,第二导电油墨具有一第二电阻率,且第二电阻率大于第一电阻率。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发光模块,包括前述的印刷导电结构、一发光元件以及一导光板材。前述的印刷导电结构进一步包括一第四线路图案,且第四线路图案位于基材。发光元件设置于基材的表面且电性连接于第二线路图案与第四线路图案。导光板材具有一容置槽。导光板材设置于基材,且发光元件位于容置槽中。
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印刷导电结构以及包括印刷导电结构的发光模块,通过由第二导电油墨印刷形成的第三线路图案直接连接油第一导电油墨印刷形成的第一线路图案与第二线路图案,且第二导电油墨的第二电阻率大于第一导电油墨的第一电阻率。如此一来,即可得到不需使用微影蚀刻制程、焊接制程或电镀制程,且具有控制供电电压功能的薄型化供电线路结构。
以上关于本公开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印刷导电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沿4-4’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6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印刷导电结构的制造方法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发光模块的印刷导电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印刷导电结构
110基材
111表面
120第一线路图案
130第二线路图案
140第三线路图案
150第四线路图案
160第一接垫
170第二接垫
180保护层
200发光元件
300导光板材
310第一表面
311容置槽
320第二表面
330黏着剂
400图样层
410透光图样区
G间隙
W宽度
S100~S800 步骤100~步骤8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华冠商标印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华冠商标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31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营林播种机连接装置
- 下一篇:平衡按摩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