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调节电梯落地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3523.4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4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依能斯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0 | 分类号: | B66B7/00;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电梯 落地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易调节电梯落地扶手。
背景技术
观光电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有一面或几面的井道壁和轿厢壁是透明材料,乘客在乘坐电梯时,可以观看轿厢外的景物,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主要安装于宾馆、商场、高层办公楼场合。观光电梯是在轿厢壁上设有透明玻璃的电梯,为了安全方面的考虑,需要在设有玻璃的一面轿厢壁安装扶手结构,目前大都是将护手直接安装在玻璃上,人们依靠扶手时会对玻璃施加压力可能损坏玻璃,造成安全隐患,且无法进行调节,未设有适合儿童使用的扶手,实用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调节电梯落地扶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调节电梯落地扶手,包括上扶杆和下扶杆,所述上扶杆的两端均形成有挂钩槽,所述上扶杆的下侧中部均匀设有多个吊带,吊带的端部连接有吊环,所述上扶杆的中部外圈还形成有第一防滑纹,所述上扶杆的下侧左右两端均铰接设有上调节杆,上调节杆的下部螺纹连接有套筒,套筒的下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杆,下支撑杆的下端固定有支撑脚,两个套筒的上部均通过第二轴承转动套设有固定环,两个固定环之间铰接设有下扶杆,下扶杆的外圈形成有第二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相邻吊带的距离为20~3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套筒为圆柱形筒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上扶杆和下扶杆均为圆柱形结构,且上扶杆的截面半径大于下扶杆的截面半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上扶杆和下扶杆均由不锈钢圆管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下扶杆距轿底的高度为0.8~1.2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脚将装置安装于轿厢的底部,通过设置下扶杆及其上的第二防滑纹便于儿童扶持,通过对套筒进行旋转,可以改变上扶杆的水平高度,适应不同人群使用,通过吊带和吊环配合便于矮个子成人把持,通过上扶杆及其上的第一防滑纹便于高个子成人直接扶持,通过上扶杆两端开设的挂钩槽,可以挂置相关物品,提升乘梯人员观光的舒适度,且挂钩槽直接开设于上扶杆两端,不会造成乘梯人员误伤。综上所述,该装置结构稳定,调节使用方便,安全实用,有效提升乘梯人员观光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筒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防滑纹,2-吊带,3-上扶杆,4-挂钩槽,5-吊环,6-上调节杆,7-固定环,8-套筒,9-下支撑杆,10-支撑脚,11-下扶杆,12-第二防滑纹,13-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易调节电梯落地扶手,包括上扶杆3和下扶杆11,所述上扶杆3的两端均形成有挂钩槽4,通过挂钩槽4便于挂置物品,所述上扶杆3的下侧中部均匀设有多个吊带2,相邻吊带2的距离为20~30cm,吊带2的端部连接有吊环5,通过吊环5和吊带2配合便于乘梯人员扶持,所述上扶杆3的中部外圈还形成有第一防滑纹1,通过第一防滑纹1便于人手直接把持,所述上扶杆3的下侧左右两端均铰接设有上调节杆6,上调节杆6的下部螺纹连接有套筒8,所述套筒8为圆柱形筒体,套筒8的下端通过第一轴承13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杆9,下支撑杆9的下端固定有支撑脚10,将支撑脚10安装于电梯轿厢底部,通过上调节杆6、套筒8和下支撑杆9配合对上扶杆3进行支撑,且通过对套筒8进行旋转,可以调节上调节杆6、套筒8和下支撑杆9的总高度,适应不同的电梯使用,两个套筒8的上部均通过第二轴承14转动套设有固定环7,两个固定环7之间铰接设有下扶杆11,下扶杆11的外圈形成有第二防滑纹12,通过第二防滑纹12便于儿童把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依能斯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依能斯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35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安全升降机
- 下一篇:支架防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