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易粘黏的菜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3665.0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5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勇 |
主分类号: | B26B3/00 | 分类号: | B26B3/00;B26B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4012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易 菜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菜刀,特别是涉及不易粘黏的菜刀。
背景技术
菜刀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菜刀的种类有很多种,但基本构造都是一致的,菜刀一般包括刀柄和刀面,而日常所使用的菜刀在使用时都很容易将所切的菜粘在刀面上,若是切一些含淀粉类较多的菜品,更容易粘黏在菜刀上,使得在使用过程中不方便,而现有的防黏菜刀在对这一缺陷所采用的处理技术上效果都不是非常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不易粘黏的菜刀,其结构简单,制造加工容易,且设置有多处通气渠道,使产品在使用时更便捷,菜品不易粘黏在菜刀上,经济适用,便于推广普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不易粘黏的菜刀,包括菜刀本体,所述菜刀本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防黏棱,所述防黏棱置于刀刃上方2-3厘米处,该防粘棱设置方向与所述菜刀本体刀刃设置方向一致,且该防黏棱与所述菜刀本体一体成型;所述防黏棱两侧的菜刀本体上具有若干防黏凸点,该防黏凸点的顶点均相切于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与所述菜刀本体相平行或呈锐角角度设置;所述防黏棱的棱角倒圆角,且该表面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通槽;所述防黏凸点设置为直径为0.3至0.6厘米的半球型,且该表面设置有等压槽;所述防黏凸点在所述防黏棱上、下侧各设置两行及一行,且每行防黏凸点沿防黏棱长度方向等距排列;所述等压槽设置为圆型凹槽或通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不易粘黏的菜刀,在普通菜刀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得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制造加工容易,在使用时更能解决因空气负压而造成的粘黏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中1-防黏棱;2-防黏凸点;3-通槽;4-等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不易粘黏的菜刀,包括菜刀本体,所述菜刀本体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防黏棱1,所述防黏棱1置于刀刃上方2-3厘米处,该防粘棱1设置方向与所述菜刀本体刀刃设置方向一致,且该防黏棱1与所述菜刀本体一体成型;所述防黏棱1两侧的菜刀本体上具有若干防黏凸点2,该防黏凸点2的顶点均相切于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与所述菜刀本体相平行或呈锐角角度设置,所述锐角角度不大于6度。
所述防黏棱1的棱角倒圆角,且该表面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通槽3,通槽3截面呈圆弧型,且通槽3周边倒圆角。
所述防黏凸点2设置为直径为0.3至0.6厘米的半球型,且该表面设置有等压槽4;所述等压槽4设置为圆型凹槽与通槽间隔设置,且其周边倒圆角。
所述防黏凸点2在所述防黏棱1上、下侧各设置两行及一行,且每行防黏凸点2沿防黏棱1长度方向等距排列。
此实用新型在普通菜刀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加设有多处通气渠道,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制造加工容易,在使用时更能解决因空气负压而造成的粘黏缺陷,经济适用,便于推广普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勇,未经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3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