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智能输送环节的称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5980.7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3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江雪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易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7 | 分类号: | B65G13/07;B65G43/08;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输送 环节 称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工厂流水线环节,物料入库区前进行超重监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输送环节的称重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厂流水线中,物料品种繁多,且重量各异,对于物料的合理化管控需求也随之增加。安装过程稳定可靠是保证产值的关键,而物料的合理管控和物料的有序配送则是安装过程中的主要环节。目前大部分工厂采用的是人工配送的模式,该方式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物料识别靠人工记忆,一旦人员发生调配,新人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当前岗位。为此,需要建设一个自动化库区来管控这些物料,由于库区各库位承载有限,因而需要对进入库区的所有物料进行称重处理,保证库区的稳定和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输送环节的称重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空间小,操作便捷,能耗低等优点,在不影响流水线体输送连贯性的情况下,完成对入库物料的称重环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能输送环节的称重系统,包括型材支撑框架、智能输送装置和智能称量装置,智能输送装置和智能称量装置均安装于型材支撑框架上,智能称量装置包括轴承支撑板、称重导向轴、滚筒线支撑板、传感器组件和称重导向轴承,轴承支撑板固定安装于型材支撑框架上,轴承支撑板的上部两端设有称重导向轴,轴承支撑板和称重导向轴的连接处设有称重导向轴承,称重导向轴的顶部设有滚筒线支撑板,滚筒线支撑板连接智能输送装置,轴承支撑板的下部连接有传感器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复合式的结构设计,将智能输送装置与智能称量装置两种结构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打破了输送环节和称重环节分开局面,避免了输送环节效率低下,结构设计繁琐,从而也保证了库区承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整个智能输送装置安装在滚筒线支撑板上,称重部件上起到核心作用的是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连接有PLC控制系统。初始化时,将系统自重所产生的压力转变成电阻值变化,电阻值变化从而影响电压值,再通过放大器放大,将该信号传递给处理电路,处理器将该信号置为零位,作为智能称量装置的零位点,从而初始化完成;执行时,将物料连带托盘放置到滚筒线体上,紧靠左侧和后侧的第一导向定位条和第二导向定位条定位,系统将物料重量通过电信号的转变转化输出成重量值,输出给PLC,判断物料是否超重,超重则报警,予以退回,符合设定重量值,则默认允许入库;称重检测完毕后,输送线体作业,完成输送环节。
进一步,智能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架、楔形带电动滚筒和多楔带,输送支架安装于滚筒线支撑板上,输送支架上设有多根楔形带电动滚筒,相邻两个楔形带电动滚筒之间设有多楔带。通过设置楔形带电动滚筒和多楔带,对物料进行运输,楔形带电动滚筒连接有驱动电机(图中未画出),驱动电机连接有PLC控制系统(图中未画出),从而达到智能控制输送的效果。
进一步,输送支架包括第一输送支架和第二输送支架,第一输送支架安装于滚筒线支撑板的一侧,第二输送支架安装于滚筒线支撑板的另一侧,第一输送支架和第二输送支架均为滚筒线型材,楔形带电动滚筒安装于第一输送支架和第二输送支架之间。
进一步,第一输送支架和第二输送支架之间设有型材端面封板,型材端面封板设置于第一输送支架和第二输送支架的端部。
进一步,第一输送支架上设有第一导向定位条,型材端面封板上设有第二导向定位条。通过设置第一导向定位条和第二导向定位条,标准输送过来的料箱,并通过初始位条码仪扫码识别料箱内的物料种类,可以准确地知道料箱内的物料种类。
进一步,第二输送支架上设有初始位条码仪。
进一步,传感器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和传感器安装支架,传感器安装支架安装于轴承支撑板的下部,传感器安装支架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型材支撑框架的下端设有调节支撑装置,调节支撑装置包括调节支撑轴、调节支架、支撑底板和调节螺栓,调节支架安装于型材支撑框架的底部,调节支架设有调节支撑轴,调节支撑轴的上端连接型材支撑框架,调节支撑轴的下端连接支撑底板,调节螺栓安装于调节支撑轴和调节支架的连接处。
进一步,型材支撑框架至少设置有四个,型材支撑框架之间设有固定支撑框架。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易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易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59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置驱动升降辊道
- 下一篇:一种具漏液遮挡功能的阀门压紧螺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