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稳定烧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7632.3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3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柳浩;秦跃林;万新;张明远;耿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稳定 烧结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冶金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稳定烧结设备。
背景技术
为研究各种矿石所含有特征组分的主要性能,以及矿石之间合成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性能等,经常需要在实验中对一种或多种矿石进行烧结提炼,现有的实验室烧结装置,主要采取将金属矿粉末放在烧结勺内,再手持烧结勺伸入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的方式。
烧结过程温度较高,而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准确的记录数据,观察实验进度,需要频繁将烧结勺取出观察烧结程度,经常造成实验人员手部烫伤的情况,或者烧结勺手持不稳定,发生烧结料从烧结勺内倾倒入烧结炉内的烧结腔内,影响烧结炉内部清洁,并且当完成一份烧结料的烧结时,因为烧结勺温度过高,不方便进行装置移动等,需要等烧结勺冷却之后,拿走烧结勺后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次烧结,这样操作降低了实验的周期,不方便进行在相同环境下多组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影响实验的精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稳定烧结设备,提高烧结装置操作安全性,提高烧结实验的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实验数据的精确分析可研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稳定烧结设备,其关键在于,包括圆形的底座,该底座的中部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上部可拆卸地安装有烧结炉,所述烧结炉内部设有烧结腔,烧结腔呈水平设置的中空圆柱状且一端敞口,其中心线与中心轴的中轴线垂直,该烧结腔内壁设有电加热丝;
所述中心轴上转动地套设有圆形的转盘,该转盘上活动安装有至少一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烧结勺,所述烧结勺的高度与烧结腔的位置相适应,支撑座可正对烧结炉滑动使烧结勺伸入或推出烧结腔;
所述转盘的周向外缘具有啮合齿A,底座上在转盘的一侧水平设有与所述啮合齿A啮合的齿轮,底座内设有驱动该齿轮转动的电机。
采用以上方案,通过支撑座支撑烧结勺进出烧结腔,有效减少人员与烧结炉的接触,降低烫伤风险,同时保证烧结勺的平稳,当一个烧结勺烧结料完成烧结之后,退出等待冷却过程中,通过电机驱动齿轮带动转盘转动,则可使另一个支撑座上的烧结勺正对烧结腔,推动支撑座,烧结勺伸入烧结腔中,从而可以快速进入第二次烧结实验,提高了实验效率,整个过程烧结炉都不需要预热,连续实验,有利于保证实验结果的精确度。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在对应每个支撑座位置均设有一组双滑轨,所述双滑轨沿转盘的半径方向向外水平延伸;
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四角均设有与双滑轨相适应的滚轮,支撑座通过滚轮滑动支撑在双滑轨上,所述支撑座在对应两个外侧滚轮的位置设有制动片。采用以上结构,使支撑座正对烧结腔滑动时,移动更平稳,且不会发生偏斜导致烧结勺与烧结腔发生碰撞的情况,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烧结勺包括勺头以及沿勺头末端水平延伸的圆柱状勺柄,所述勺柄靠近勺头一端内部设有真空腔。采用以上结构,可尽量减少勺头烧结处的热量向后端的勺柄传递,进一步降低实验人员触碰烫伤的风险,同时这样设置,可以降低后端勺柄的材质耐高温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固设有环状的抱箍,抱箍的大小与勺柄的大小相适应。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烧结勺的夹持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靠近烧结炉的一侧铰接有支撑臂,所述勺柄下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凸块,凸块上设有与支撑臂相适应的凹槽。采用以上结构,支撑臂可伸入凹槽中,对烧结勺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进一步保证烧结勺的平稳状态。
为进一步方便实验人员推拉支撑座,移动烧结勺的位置,所述支撑座的后侧设有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烧结腔呈圆柱状,电加热丝呈环形阵列分布在烧结腔的内壁上。采用以上结构,能使处于烧结勺内的烧结物均匀受热,提高烧结速率和均匀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通过轴承套设在中心轴外侧。采用以上结构,转盘转动时更平滑省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稳定烧结设备,通过支撑座和双滑轨对烧结勺形成稳定支撑,保证烧结勺能平稳的进出烧结腔,并且减少了实验人员烫伤几率,转盘带动支撑座转动,实现烧结实验连续进行,减少了烧结勺冷却等待时间,从而提高实验效率,同时减少了烧结炉的预热时间,从而能有效保证实验结果的精度,提高可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支撑座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7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碗(双耳)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用箱式气氛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