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内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0280.7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8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西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西奎 |
主分类号: | E04G17/065 | 分类号: | 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蔡碧慧,邓星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力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剪力墙内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剪力墙可以分为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两种。其中,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另一方面,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在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安装内支撑结构,首先通过对拉螺杆将内支撑结构夹设在两块铝模板或木板之间,然后浇注水泥,待水泥凝固后再把内支撑结构敲出。现有的剪力墙内支撑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PVC塑料管+堵头、水泥撑柱、金属管、锥形塑料管和金属锥形钢管。
但是,现有的剪力墙内支撑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PVC塑料管、水泥撑柱和金属管灌注水泥后不能重复使用,清理麻烦;
(2)锥形塑料管可以重复使用,但在水泥凝固后敲出时,塑料管的小头端容易出现变形及破碎现象,使用寿命短,一般只能正常使用5-10次;
(3)而金属锥形管的制造成本高、重量大,在敲出后容易跌落损伤水泥地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剪力墙内支撑结构,构造简单,在剪力墙的灌注水泥凝固后,敲击时能够方便从墙体中取出,不会受到破坏,有效提高了支撑结构的重复使用次数,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省时、省力、省钱的三重功效,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剪力墙内支撑结构,包括锥形塑料套管和钢套;所述锥形塑料套管的两端分别记为大头端和小头端;所述小头端的外壁均匀向内凹陷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深度小于所述锥形塑料套管的管壁厚度;所述钢套包括钢套侧壁和钢套底壁,所述钢套底壁设置有通孔;所述钢套套设在所述凹陷部上,所述钢套侧壁与所述凹陷部的侧壁贴合,所述钢套底壁与所述凹陷部的底壁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钢套侧壁的高度与所述凹陷部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深度与所述钢套侧壁的厚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钢套底壁的宽度与所述凹陷部的底壁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塑料套管的管壁厚度从所述大头端往所述小头端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塑料套管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圆柱形空腔,所述圆柱形空腔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剪力墙内支撑结构,在锥形塑料套管的小头端增加金属钢套,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灌注凝固后从小头端敲击金属钢套,锥形塑料套管很方便从墙体中取出,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重复使用100-150次,寿命提高10倍以上。该剪力墙内支撑结构采取二合一的设置方式,金属钢套的刚性较好,敲出时没有锥形塑料套管的弹性,使得锥形塑料套管能够很方便地取出,省时一半以上。对比以前的剪力墙内支撑套管,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材料的重复使用次数,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省时、省力、省钱三重功效,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锥形塑料管套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锥形塑料管套与钢套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剪力墙内支撑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0、锥形塑料套管;11、凹陷部;20、钢套;30、固定板;40、对拉螺杆;50、螺母;60、水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剪力墙内支撑结构,包括锥形塑料套管10和钢套20;锥形塑料套管10的两端分别记为大头端和小头端;小头端的外壁均匀向内凹陷设置有凹陷部11;凹陷部11的凹陷深度小于锥形塑料套管10的管壁厚度;钢套20包括钢套侧壁和钢套底壁,钢套底壁设置有通孔;钢套20套设在凹陷部11上,钢套侧壁与凹陷部11的侧壁贴合,钢套底壁与凹陷部11的底壁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西奎,未经刘西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02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重复利用预埋电线盒填充物
- 下一篇:旅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