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成型弹簧的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0318.0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6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姜世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山县奥申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10 | 分类号: | B21D1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弹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成型设备,特别的是涉及一种热成型弹簧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部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根据弹簧成型时是否进行热处理分为热成型弹簧和冷成型弹簧。冷成型弹簧的制作方法相对较为简单:先将冷成型的弹簧钢带冲压成型,然后通过回火处理消除加工应力即可,一般弹簧钢丝线径小于16mm的时候,考虑到成本及加工的批量性,通常采用这种冷成型的工艺。而材料大于一定的规格是,冷成型加工设备无法满足要求时,或者材料的加工特性要求,比如耐热弹簧钢,采用热成型工艺,即将弹簧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进行成型加工。
热成型加工的设备一般采用进口设备,较好的是德国、英国企业制造的,造价较高,国内的一些小规模的企业采用普通车床进行改制。热成型弹簧成型时,通常需要将已成型的弹簧卸料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弹簧的成型,而加热后的弹簧通常较热,卸料也较为不便,这对弹簧的成型加工较为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热成型弹簧生产效率的成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成型弹簧的成型装置,包括转动式设置在芯轴安装座上且同轴布置的第一、第二芯轴,第一、第二芯轴分列芯轴安装座的两侧且芯轴安装座的底端与底座构成水平向的导向限位配合,导向限位的方向与第一、第二芯轴的轴长方向一致;芯轴安装座的旁侧相对布置有机架,机架上设有盘面竖向布置的转盘,转盘的盘面上向第一、第二芯轴所在侧延伸有可转动的套管,套管中空且与第一、第二芯轴构成转动限位配合。
优选的,芯轴安装座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第二芯轴上的齿轮啮合并驱动第一、第二芯轴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芯轴安装座的底端设有齿条,齿条与设置在底座上放的齿轮构成导向限位配合,齿轮的转轴轴向与第一、第二芯轴的轴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的套管的一端设有轴承,轴承固定安装在转盘的盘面上,套管的内壁上设有凸块,凸块与设置在第一、第二芯轴的轴端的凹缺部构成限位配合,第一、第二芯轴驱动套管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转盘在竖向方向上转动。
优选的,转盘上的套管沿转盘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布置有至少3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成型弹簧的成型装置,弹簧成型位有两个,且用于完成弯折弹簧的套管间隔分布在转盘上,在已成型的弹簧进入冷却并转出弹簧成型位卸料时,另一个套管转入弹簧成型位继续进行弹簧的热成型,提高了弹簧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成型弹簧的成型装置;
图2为芯轴安装座与底座之间的导向限位配合;
图中标号说明:10-芯轴安装座,11-第一芯轴,111-凹缺部,12-第二芯轴,13-电机,131-输出轴,14-齿条,20-底座,21-齿轮,211-转轴,30-机架,31-转盘,311-套管,312-轴承,313-凸块,32-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成型弹簧的成型装置,包括转动式设置在芯轴安装座10上且同轴布置的第一、第二芯轴11、12,第一、第二芯轴11、12分列芯轴安装座10的两侧且芯轴安装座10的底端与底座20构成水平向的导向限位配合,导向限位的方向与第一、第二芯轴11、12的轴长方向一致;芯轴安装座10的旁侧相对布置有机架30,机架30上设有盘面竖向布置的转盘31,转盘31的盘面上向第一、第二芯轴11、12所在侧延伸有可转动的套管311,套管311中空且与第一、第二芯轴11、12构成转动限位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山县奥申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山县奥申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0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接地抱箍弯制器
- 下一篇:一种液压机构导向环的滚压锁口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