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分支单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0637.1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1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民兴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8;H01B7/29;H01B1/02;H01R4/18;H01R4/7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70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分支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合金分支单芯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大型火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公共建筑迎来建设高峰期,目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大体量、超高层建筑等地产越来越多。如此多的建筑对于电气设计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发展,很多新产品、新技术逐步应用到这些项目中。
目前,高层住宅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住宅电缆,其质量参差不齐,对于住宅电缆最重要的保障就是电缆的安全性能,而一般的安全性能都体现在如防火、防爆、过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在火灾条件下,电缆在燃烧后低烟低卤低毒,甚至无烟无卤无毒等特殊要求。
然而,在多层及高层民用建筑中需要将电力从主干线配送到各个楼层中,都是主要采用分支电缆进行接驳分支,而目前市面上的分支电缆,在制作时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经过反复的弯曲、卷绕后就会出现分支连接体与电缆护套层分离的现象,导致电缆防水性能差, 甚至出现电气安全事故,而且一般都采用铜导体作为导电介质,进而电缆质量整体较重,在施工敷设的时候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的铝合金分支单芯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铝合金分支单芯电缆,包括主电缆、支电缆、铝合金C型夹和绝缘外套;
所述主电缆和支电缆均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铝合金导体、无机矿物质绝缘层、耐火层、聚氯乙烯护套;
主电缆裸露出的铝合金导体与支电缆裸露出的铝合金导体通过铝合金C型夹压合连接,所述铝合金C型夹外表面涂覆有防腐涂层并缠包有云母带;
所述绝缘外套为一体注塑形成并包覆住所述主电缆和支电缆分别与所述铝合金C型夹的压合处。
其中,所述主电缆的铝合金导体和支电缆的铝合金导体均采用8000系列铝合金线制成。
其中,所述无机矿物质绝缘层为铝塑复合防水带。
其中,所述耐火层为以陶瓷聚烯烃作为材料制备的复合塑胶层。
其中,所述绝缘外套采用聚乙烯材料制备而成。
其中,所述绝缘外套呈h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分支单芯电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单芯主电缆和单芯支电缆结构都很简单,采用铝合金作为导体材料,减轻了电缆整体的重量;单芯主电缆和单芯支电缆均设置有聚氯乙烯护套、无机矿物质绝缘层和耐火层,不仅具备很好的绝缘能力,并且能够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和防火性能,提高安全性能,主电缆和支电缆压合处一体注塑出绝缘护套,有效地保证了绝缘性能,而且生产简单、适宜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分支单芯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分支单芯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主电缆1、导体11、无机矿物质绝缘层12、耐火层13、聚氯乙烯护套14、支电缆2、铝合金C型夹3、绝缘外套4。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分支单芯电缆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主电缆1、支电缆2、铝合金C型夹3和绝缘外套4;主电缆1和支电缆2均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铝合金导体11、无机矿物质绝缘层12、耐火层13、聚氯乙烯护套14;主电缆1裸露出的铝合金导体11与支电缆2裸露出的铝合金导体11通过铝合金C型夹3压合连接,其中,铝合金C型夹3上设置至少两道压痕,铝合金C型夹3外表面涂覆有防腐涂层并缠包有云母带;绝缘外套4为一体注塑形成并包覆住所述主电缆1和支电缆2分别与所述铝合金C型夹3的压合处。
优选的,主电缆1和支电缆2的铝合金导体11均采用8000系列铝合金线制成,这种材料的导电性能好,柔软,质量相对其他线芯较轻。
优选地,无机矿物质绝缘层12为铝塑复合防水带,铝塑复合防水带密封性比单一的聚乙烯高几百甚至上千倍,只要复合带的接逢处完全粘结密封水分几乎是无法透过,进而使本实施例的电缆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潮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民兴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民兴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0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